“天”之骄子,逐梦蓝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招飞局广州选拔中心日前向连州中学发来喜报,该校2025届高三(25)班学生朱富铭凭借优异的高考成绩、过硬的身体条件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经过严格选拔与政治审核,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员。这也是连州中学连续两年有学生考上空军飞行员。
值得一提的是,7月15日,中国航空学会公布第五批“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名单,连州中学榜上有名。连续两年“招飞”成功,为这份荣誉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连州中学学生朱富铭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员。黄津 摄
红色基因铸就报国志
身姿挺拔,眉眼间透着淡定。18日,在连州中学,记者见到了阳光帅气的朱富铭。朱富铭是连州市九陂镇高相村人,今年刚满18岁。报考空军飞行员,源于家庭和学校对他的熏陶影响。
“成为军人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考上军校,更是一种荣耀。”朱富铭说,他的叔公当过兵,让其自幼对军人有一种亲近感;高二时,得知师兄何融富考上空军飞行员,这对朱富铭触动很大。“学校常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强军梦主题班会,高二时我看到招飞宣传,就决定去冲。”
特别是校友冯达飞的事迹,更是对其影响深远。冯达飞,黄埔军校首期生,中国共产党早期飞行学员、红军首位党员飞行员,被誉为“人民军队航空先驱”,青年时曾在连州中学就读。“他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是我们连中人的骄傲,更是我们连州人的骄傲。”朱富铭说。
“每当我去参观校内连县抗战纪念馆和那台歼六战斗机,去聆听和了解冯达飞校友的航空报国故事,无不让我热血沸腾,是校园里的红色资源为我种下了翱翔蓝天的种子。”朱富铭说。
目标成为航天员
空军飞行人员是国家的特殊人才和宝贵资源,其招收培养属国家行为。因此,空军招飞被誉为“万里挑一”,2025年的招飞工作延续了一贯的高标准——需通过空军招飞局初选、复选、定选三重考核,叠加高考文化课成绩的严格筛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身心条件等要求极高。
从高二定下“招飞”目标后,“成为飞行员”的种子就此在朱富铭心中扎了根,他更加注重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成绩的三提升,力争招飞成功。为此他制定了精密的时间表,严格规范作息,确保学习和身体状态始终在线。
今年高考,朱富铭取得592分,其中物理、化学都是班里第一名。“我初中开始就喜欢物理,感觉这是一门理论与生活相结合的学科,能够解构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特别有意思。”
曾经,朱富铭也有点偏科,重理轻文。高二前,他的语文没有上过90分的“及格线”,定下“招飞”目标后,他狠下决心,看书、刷题、苦读,语文高考取得105分,创下新高。
在班主任覃素丽看来,朱富铭体质好,爱运动,意志力比较强;同时也是一名胸怀宽广、乐于助人的好少年,心理素质特别好。“招飞的初选、复选、定选,他都较好完成任务,顺利过关。”
曾经在教室里追逐梦想的少年,如今已准备好拥抱天空,开启逐梦蓝天、保家卫国的壮丽征程。“成为一名航天员,是我的终极目标。”朱富铭说,“要追寻冯达飞的光辉足迹,报效祖国。”
精美大气的录取通知书。黄津 摄
录取通知书虽已到手,但朱富铭的备战从未停歇。这段时间,他主要是练好体能,每天去骑行、跑步两个小时,确保体能保持在良好的状态;阅读相关书籍,丰富个人的航空知识,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国家培养一名飞行员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所以我在未来的学习当中也会更加努力,不负国家、学校还有家人的期望。”
纵深
燕喜山下,“全国航空特色学校”是怎样炼成的?
一株幼苗的成长,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能连续两年有学生成功“招飞”,对于连州中学来说绝非偶然。
作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连州中学多年来响应国家“招飞”号召,组建专业校内招飞团队,从源头挖掘潜力生源;针对招飞初选、复选、定选的不同要求,学校量身定制跟踪指导计划,分阶段为学生提供针对性训练,在校园里厚植了“胸怀家国、矢志蓝天”的氛围,让连中学子“从燕喜山飞向蓝天”的国防梦想照进现实,成为粤北山区国防教育的标杆典范。
7月15日,中国航空学会公布第五批“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名单,连州中学榜上有名。未来,该校将紧跟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发展战略,立足学校实际,持续推动国防教育走深走实,厚植学生家国情怀,锤炼意志品质,积极探索航空特色教育发展路径,致力于培养具有航空航天情怀与创新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红色文化
擦亮连中国防教育底色
连州中学校园内,苍翠绿树下有一架歼-6战斗机静静伫立,10多名学生正在聆听老师讲解国防教育知识。每年开学季,连州中学的新生“第一课”,便是来此上国防教育课。“这是我们学校的传统,红色文化已成为连州中学国防教育的鲜明底色。”该校党委书记潘岐需说。
连州中学学生在上国防教育课。黄津 摄
连州中学是一所肇始于1902年的百年学府。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红色历史资源,连州中学将国防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构建起“红色领航、制度保障、活动育人、师资强基”的特色育人体系。
坐落于燕喜山的连州中学,其前身可追溯至1882年的巾峰书院,校内留存唐代韩愈、刘禹锡等名家诗文80余篇、摩崖石刻28处,更拥有燕喜牌坊、刘禹锡纪念馆、连县抗战纪念馆等历史场馆。其中,连县抗战纪念馆作为1916年建成的文物建筑,曾是抗战时期广东省政府办公地与中共地下党秘密联络点,2011年被列为连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已成为该校国防教育的“活教材”。
学校杰出校友、红军航空先驱冯达飞的事迹尤为夺目。作为土地革命与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教育家,冯达飞为国奉献的精神,引导着连中“有信仰、有责任、有担当”的育人方向,其事迹被编入校本课程,成为师生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坐标。
近年来,该校学子循着先辈足迹,先后有多名学生通过空军招飞选拔,考入空军航空大学。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历史底蕴和教学育人成效,学校先后斩获“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航空特色学校”等荣誉。
制度先行
为国防事业培养后备人才
近年来,连州中学党委将国防教育纳入“红色领航,文化铸魂”党建品牌,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牵头的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形成“校党委、德育处、年级组、班级”的四级管理网络。
特别是针对空军招飞等特色育人方向,该校特别设立“国防人才培养专项工作组”,从体质训练、心理测评到政治审查提供全程指导。
该校将国防教育写入《学校“十四五” 发展规划》《学生会章程》,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形成“课程有计划、活动有载体、评价有标准”的常态化机制。
“学校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国防,更要为国防事业培养后备人才。”潘岐需说,学校学生连续两年考上空军航空大学,是对连州中学育人成果的最好诠释。
五育融合
创新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该校在开展国防教育实践活动中,将国防教育深度融入五大课程体系:
——大思政课程。开展新生军训、国旗下讲话、“八一”建军节拥军活动,邀请武装部官兵开设国防教育课。
——仪式课程:组建国旗护卫队,举行成人礼、入团仪式等,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行走课程:组织参观校内红色基地、开展劳动研学,3000余名学生参与“燕喜青年志愿者”服务。
——安全教育课程:每月开展应急演练、法治教育,将国防安全理念转化为实践能力。
——节日文化课程:通过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等载体,融入军事技能展示、红色剧目展演等元素。
连州中学校长何珍介绍,该校还将国防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把航空知识融入校本课程体系,开发了涵盖航空历史、航空原理、飞行器结构等内容的基础课程。如物理课讲解航空动力学原理、地理课分析空中作战气象条件,实现“课课有国防、科科含思政”的育人效果,为空军后备人才培养筑牢知识根基。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学校还开发了航空模型制作、无人机操控等拓展课程,每年举办校园无人机大赛系列活动,通过航空知识竞赛、航空主题演讲、航空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航空文化氛围。
打造一支
懂国防、会育人的教师队伍
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连州中学还打造了一支懂国防、会育人的教师队伍。
第一,为提升国防教育专业性,由连州市人民武装部干部担任校外辅导员,每年开展4至6场国防公开课;组织教师参加军事理论培训,将国防教育纳入校本研修内容。
第二,该校定期组织校内教师参加航空知识培训和技能提升课程,鼓励教师参与航空特色课程的开发与教学研究,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方式,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第三,积极与航空企业、科研机构合作,邀请航空领域专家、工程师到校开展讲座和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航空专业素养;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让教师了解国内外先进的航空特色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回先进经验应用于本校教学实践。
国防教育不仅是军事知识的传授,更是精神脊梁的锻造。如今,这所百年名校正以“古韵燕喜,风雅连中”为理念,让红色基因与国防情怀在新时代青年中赓续传承,朝着“办人民满意的名优学校”目标阔步前行。
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陈梦麟
【作者】 黄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