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真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刚刚上台没多久,就再次开始操弄贸易关税,尤其是针对中国的那一波。大家都知道,特朗普一上任就喜欢用关税当作武器,经过了四年第一轮的折腾,他在2025年卷土重来,玩得更加疯狂了。这次,他直接放话,如果中国继续从俄罗斯和伊朗购买石油,美国将可能实施二级制裁,并将对中国的关税直接提到100%甚至更高。看似是个威胁,但他并不是空口说白话。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宫明确宣布了对俄罗斯的100%关税,并特别点名了那些与俄罗斯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表示将对这些国家实施二级制裁。这次的目标直接指向了中国、印度和巴西这些大宗买家,因为他们的贸易规模庞大,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也同样巨大。
那么,特朗普为什么突然这么急于采取行动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实施的制裁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虽然美国对俄罗斯进行了严厉制裁,但中国不仅没有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反而购买量还在增加。2024年,美俄之间的贸易额才35亿美元,俄罗斯方面还笑称这点损失在大海里不过是沧海一粟。可是中美贸易额就不一样了,那真是天文数字。如果中国被二级制裁波及到,那美国可就有大笔关税收入了。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7月21日的CNBC采访中直言不讳地表示,中美谈判进展顺利,但美国并不急于签协议,首要的还是要解决中国继续购买伊朗和俄罗斯石油的问题。他点名批评中国是这些受制裁石油的最大买家,并暗示二级制裁随时可能实施。这一番话立刻让市场震动,因为一旦对中国征收100%的关税,那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格会直接翻倍,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损失,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贝森特可不是什么普通人物,他背景相当强大。耶鲁大学毕业后,他在投资界深耕,曾在索罗斯基金工作,后来在2025年被特朗普任命为财政部长。他一贯主张通过关税来压制对手,保护美国本土产业。特朗普的团队内部其实已经讨论过,如果某些关税的上诉失败,就会启动所谓的“B协议”。这项计划其实是一个备选方案,绕过法院的障碍,直接通过行政命令将关税大幅提高。比如,特朗普在2月就签署了行政命令,要求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商品加税,还关掉了美国对于低价值商品的免税豁免,堵住了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漏洞。接着在4月,他将对华关税从34%提高到了84%,有时甚至高达145%。这些步步紧逼的措施,无非是为了迫使中国在稀土、电动车以及半导体领域做出让步。
从2018年开始,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就没有停过。特朗普第一任时对中国加征了25%的关税,现在拜登的时代也在加征,但特朗普这次回来之后,似乎玩得更大了。2月4日,他先对中国加征了10%的关税,紧接着一个月后就翻倍加到了20%。4月2日,他再次宣布全球范围内对10%的关税,同时再加上一个20%的“芬太尼”关税,这使得对中国的总关税飙升到55%。中国当然也不甘示弱,4月9日反击,将对美关税从34%提升至84%。这场你来我往的加税大战,不仅使全球供应链变得更加混乱,也让市场变得极为不稳定。特朗普宣称这些关税会帮助美国带回制造业岗位,并且能用税收填补财政的窟窿,但经济学家却指出,最终受损的将是美国消费者,价格上涨,消费力下降。
特朗普的“B协议”不仅仅是针对贸易的问题,还涉及到更复杂的地缘政治。他6月24日帮助伊朗和以色列暂时停火时,带着些许不满地说,中国能够从伊朗购买更多石油,但他更希望中国能转头购买美国的石油。在北约峰会上,他再次提到中国从伊朗购买石油的事情,虽然说不会干涉,但语气中却充满了浓重的嫉妒。美国本是世界石油出口大国,而中国这个大市场的钱流向了伊朗和俄罗斯,特朗普当然不愿意看着这种局面持续下去。贝森特在采访中明确指出,中国继续购买受制裁的伊朗和俄罗斯石油,是在帮助这两个国家抵御美国的制裁,这对于美国制裁政策的效果来说无疑是一种削弱。
中国当然不会轻易屈服。7月22日,中方代表飞赴德黑兰,和伊朗及俄罗斯官员进行了三方会晤。会谈的焦点是如何协调应对伊朗核问题,并重申伊朗有权发展和平的核能。中国副外长马朝旭在会上表示,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坚决反对单边制裁。而在会晤之前,伊朗总统佩泽希基扬刚刚上任,他就公开表示要深化与中俄的合作,共同抵抗美国的单极霸权。伊朗方面的国防部长也于6月访问了中国,感谢中国的支持。而俄罗斯方面,普京和伊朗核问题顾问最近也在克里姆林宫进行会晤,俄罗斯在支持伊朗问题上虽小心翼翼,但依旧表达了坚定立场。
在这场全球博弈中,特朗普的一番操作虽然让美国的制裁政策更为严厉,但也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中美的贸易谈判在稀土领域有过一定的进展,6月中国的稀土出口增长了660%,而美国从中受益。然而,随着石油问题的升级,谈判进程陷入僵局。贝森特表示,现在中美双方都处于一个良好的谈判位置,然而中国的态度始终如一:反对美国的长臂管辖,坚定地根据自身利益保障能源安全。如果伊朗核协议的谈判破裂,欧洲的制裁一旦恢复,中东局势可能更加动荡。以色列和伊朗的对立仍可能引发冲突,而俄罗斯依靠石油收入在乌克兰战事中维持支撑。美国的二级制裁一旦真正实施,俄罗斯的经济将雪上加霜,但也可能拉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
特朗普如今的战略,可以说带有赌徒心态。上次的贸易战他火力全开,如今关税直接加码到100%,虽然他说这是为了保护美国,但全球经济学家指出,这样的举措最终会推高物价,伤及美国中产阶级。甚至CNN报道称,特朗普要求的84%关税和104%关税,加重了全球的经济压力。耶鲁大学的报告显示,美国对华关税自2025年1月20日起将增幅超过50%,而中国则反击加征11.4%的关税。这场贸易战注定不会是赢家通吃,而是两败俱伤。
至于伊朗方面,7月25日四国会谈将是一个关键时刻。如果没有突破性进展,欧洲或许真会在8月底恢复制裁。伊朗总统虽然上台后想要改善外交关系,但核问题依然是其底线。中国和俄罗斯在背后默默支持,而伊朗也因而获得了更强的底气。佩泽希基扬直言不讳地表示,伊朗将与中俄合作,共同抵抗美国的霸权。伊朗作为石油出口国,凭借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才能在长期的制裁下生存下来。美国想要切断这一线,显然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