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已经对顿巴斯地区的红军村展开了数月的围困,虽然表面上看似没有直接进攻,但这段时间内,他们稳步加强了外围防线,逐渐实现了对整个红军村战场的完全控制。经过这段时间的逐步部署,俄罗斯已在战略上取得了显著的优势,已经牢牢把握了对红军村周边的局势。
随着夏季攻势的全面启动,红军村成为俄罗斯军队主要的进攻目标之一。为了保住这个具有极大战略意义的要地,乌克兰不得不将大量主力部队调往这一方向。最新的战报显示,乌克兰第7军团的指挥官西尔斯基上将已下令该部队迅速向红军村增援,力图突破围困,稳定防线。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进攻准备也已经就绪,部署了多个精锐部队在红军村周围。俄罗斯东部和中央军区的第2集团军、第35集团军以及第41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已经严阵以待,形成了对该地区的强大军事压力。除了这些重兵集结外,俄罗斯军队还在红军村周围投入了大量重型火力,包括大约560门大口径榴弹炮、多管火箭炮,以及500辆坦克和700辆步兵战车。这样一支机械化的庞大作战力量,展现出俄军决心攻克红军村,打响夏季攻势的决心。
与之对抗的乌克兰军队,虽然在红军村的外围布置了5个作战旅进行防守,其中包括第14独立突击旅、第118机步旅、第142机步旅、第153机步旅和第38海军陆战队旅,但显然这些防线无法抵御11万俄罗斯军队的猛烈攻势。尤其是俄罗斯南北两翼的进攻力量更为强大,在红军村南部投入的第2集团军、第5集团军所属的摩步第60旅,以及在东北部部署的第41集团军、第51集团军,都在为最终的突破做好准备。
乌克兰方面增援的第7军团成为了唯一的救命稻草。尽管第7军团下辖的部队中,包括第25空降旅已经开始进入红军村内部防线展开战斗,但大部分部队仍被困在其他战场,尤其是第71猎兵旅、第79空突旅和第78空突团,它们在苏梅战场上陷入困境,短期内无法支援红军村的防线。而第81空突旅还需留守塞弗尔斯克防线,第77空降旅则坚守在博罗瓦要塞,导致第7军团无法快速调动足够兵力应对俄罗斯的全面进攻。
俄罗斯方面早已预见到乌克兰在兵力上将出现问题,因此在多个战线同时发起进攻,利用乌克兰兵力薄弱的局面进行全面压制。尤其是在红军村外围,乌军只能依赖天然地形构筑防御工事,但这些防线根本无法抵挡俄罗斯重型机械化部队的强大火力和压倒性兵力。特别是在红军村西部防线,由乌克兰第155法械旅负责防守时,该部队在未开战之前就出现了大量逃兵,显现出战斗力极为低下的状况。俄军则抓住这一点,发动猛烈攻击,迅速突破了这一防线。
乌克兰为了增强防御力量,也将一批“保安团”投入战斗,但这些部队装备简陋,几乎只有轻武器,面对装备精良的俄军机械化军团,显得毫无还手之力。西方国家也不再看好乌克兰能守住红军村,普遍认为俄军将在此地取得重大突破。
乌克兰军队的总司令西尔斯基上任以来,虽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绩,但他深知如果红军村失守,自己的职位也将岌岌可危。据传,西尔斯基每月会向身处莫斯科的父亲支付巨额汇款,这可能会成为他坚持防卫红军村的动力之一。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势必会在这里与俄罗斯军队展开殊死拼搏,这也恰好中了俄罗斯的圈套。
俄军在红军村围困已久,拥有火力和兵力的双重优势。随着围困的逐渐加强,俄罗斯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局势,将乌克兰的几支残余部队一网打尽。通过“围点打援”策略,俄罗斯军队可以将乌克兰剩余的机动部队消耗殆尽,从而最终实现对乌军主力的毁灭性打击。随着战局的演变,俄军有可能通过精确的滑翔制导炸弹进行饱和打击,在短时间内摧毁乌克兰的防御工事,并利用远程炮兵实施决定性攻击,一举完成对红军村的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