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中,国民党许多高级将领纷纷被活捉。其中,包括杜聿明、王耀武等重量级人物,而让蒋介石怒不可遏的,莫过于最后被俘的兵团司令。此事件如同晴天霹雳,仿佛怒火中烧,令人难以平息。
这位被俘的将领名叫汤尧,他在国民党的军队中担任重要职务,乃是陆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等级极高。尽管汤尧的职权显赫,但在公众眼中,他的知名度却并不亮眼。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才华不足,相反,他在军界的成就颇为显著,只是他在历史的舞台上并未获得足够的关注。
汤尧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他是一位在军事领域颇具实战经验的将领。作为陆军大学第五期的毕业生,他曾在黄埔军校任职上校兵器教官,许多后来的名将亦是他的学生,可见汤尧的教学和军事资历十分扎实。在抵抗日本侵略的岁月中,他曾担任第32集团军的参谋长与后勤司令部的参谋长,尽管这些职务比师长和军长高,但由于主要在后方活动,他的知名度自然不如那些直面敌人的前线指挥官。
1946年,汤尧被晋升为中将,并且受蒋介石信任,出任参事室主任。两年后的1948年,蒋介石再次提拔他担任陆军司令部的参谋长,这标志着汤尧逐渐向公众视野走去,奠定了他军事生涯的高峰。
随着战局的发展,汤尧于1949年四月在南京突围,途经柳州、贵阳,最终逃至云南曲靖。在云南,他继续坚持抵抗敌军的进攻。该年12月,卢汉发动起义,蒋介石随即任命汤尧为陆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赋予他云南地区的军政大权。然而,解放军的战斗力日益强劲,12月22日,汤尧和部队逐渐撤退至滇南的开远、蒙自和建水等地。蒋介石甚至曾向汤尧许诺,让他在云南坚守三年,以此希望延缓战局的恶化。
当时,汤尧手下拥有超过43000名军人,他选择将队伍集中在蒙自,但自身却时刻准备乘坐飞机逃离。在这个形势严峻的时刻,解放军第13军距离蒙自的军营有2000多里,这支部队成为了汤尧的最大威胁。
为了尽快征占机场,解放军在缺乏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不顾艰难,每日行军超过240里,经过14天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蒙自。1950年1月15日,解放军的前卫37师距离蒙自仅剩80里之遥,发现了一支敌方的警卫团。在这紧张的局势下,汤尧及其部将依然在城中悠闲地观看戏剧,浑然不觉前线已经变天。解放军利用这一时机,绕过敌人警卫团,直插蒙自城。当城内响起枪声时,汤尧感到惊慌失措,急忙带领手下朝机场方向逃去,试图越过边境。
在追击的过程当中,110团的1连率先赶到了最前线,成功抓获了第八军军长。之后,连长带领70多名士兵,一路紧追,最终成功捕获了汤尧指挥的千余名溃军。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追击,70多人的部队轻松俘获了汤尧和他的众多军队,而汤尧本人也因此被生擒。
被俘后的汤尧,愤怒和懊恼交织在心头,感叹道:“没想到你们来的这么快!”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支兵团就此覆灭,除了愤怒,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叹息。1962年,汤尧在羁押中因病去世,享年65岁,历史的浪潮吞噬了一个有思想、有作为的军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