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萨】8月19日,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的特色论坛在郑州开幕。当天下午,以“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主题的对外开放分论坛举行。
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杨光在致辞时表示,当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在全球总量中占比超六成,商品期货交易量连续多年居世界前列。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有助于完善我国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优化市场规则制度体系,推进我国期货市场“量质齐升”,不断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
开放的期货市场有助于形成反映亚太市场供需的“中国价格”
商品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本质上是全球性市场,境内外期货市场交易价格具有高度相关性。
杨光表示,我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大宗商品消费国之一,在原油、铁矿石、大豆等大宗商品上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开放的期货市场有助于形成真正反映亚太市场供需的“中国价格”,提升我国在重要大宗商品的全球价格影响力,为我国初级产品国际贸易提供更为公平合理的价格基准。同时,这也有利于降低企业跨境交易成本,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配置与深度融合,为构建开放有序、普惠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力量。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在对外开放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市场国际化程度逐步提升。同时,相关制度规则不断完善,为境外交易者参与中国期货市场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在引进来方面,自2018年首个对外开放的期货品种原油期货上市以来,已形成覆盖能源、金属、农产品、航运等多领域的开放产品体系。截至2025年7月底,共有特定品种24个。此外,证监会全面取消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后,我国为外资机构提供了更加透明、稳定的政策环境,摩根大通、瑞银期货、摩根士丹利等期货公司已实现100%外资持股。
在走出去方面,自2006年首批6家期货公司在中国香港设立子公司以来,截至2025年6月,期货公司共设立境外一级子公司22家,二级子公司39家,三级子公司6家。期货公司境外子公司注册地涉及新加坡、英国、美国等地区,拥有包括香港期货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欧洲洲际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迪拜商品交易所等全球主流大宗商品交易所的交易、清算会员资质,除期货经纪业务外,在证券、外汇、资管等业务方面都有布局,初步具备了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综合金融与衍生品服务的能力。
此外,中国期货市场的开放举措还包括结算价授权合作、跨境商品ETF、交易所境外注册等多个方面。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中国期货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组合拳”,持续推动我国期货市场与国际接轨。
“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继续扩大特定品种范围
当前,全球贸易与经济秩序面临深刻变革,挑战与机遇并存。杨光表示,中国期货业协会将从三个方面入手持续推动期货市场对外开放。
一是在吸引全球交易者参与境内期货市场方面,协会建议持续扩容特定品种,稳步扩大开放“品种池”。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以“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节奏,继续扩大特定品种范围,优先将运行成熟、风险可控的期货期权品种纳入对外开放清单,使境外投资者能够沿用现有较为完备、便利的制度规则,直接参与交易、交割和套保;同时配套优化跨境资金结算、保税交割网络等,进一步降低交易者制度性成本。
二是在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方面,协会将积极参与跨境交易与监管协作相关制度研究,逐步夯实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制度基础。协会将全力配合监管部门开展境外机构参与境内市场、期货公司国际业务等相关研究,积极反映行业诉求,为监管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助力监管部门完善跨境业务监管框架,推动期货行业国际业务合规、稳健发展。
三是在积极发挥自律管理职能方面,协会将严格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赋予的法定职责,做好交易者保护、法律法规宣讲等工作。协会将不断推动完善境内外交易者保护机制,为境外交易者参与境内期货市场创造更加透明、公平的制度环境;积极引导期货公司加强中国期货市场推介、法治宣讲,帮助境外交易者增进对境内期货市场的了解;通过加强交流、培训等方式,及时传导政策导向,引导期货公司合规、有序拓展国际业务,为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坚实自律保障。
责编:史健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