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金价走高,国内品牌足金首饰价格已突破1100元/克。面对成本压力,周大福、周生生等多个品牌确认将上调“一口价”黄金饰品价格,希望借此拉升利润。然而,曾被视作“投诉重灾区”的一口价黄金,提价后再次失去“性价比”优势,消费者能否买账仍是未知数。
一口价黄金集体涨价,3.8万足金手链或将上调至5万多
近日,国内多家主流珠宝品牌的“一口价”黄金饰品陆续启动涨价。9月24日至25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北京多家黄金珠宝专柜了解到,周大福、潮宏基、周生生等品牌已开始或即将上调相关产品价格。
王府井一家周生生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大部分“一口价”黄金饰品已完成调价,仅少数镶钻类产品暂未调整,预计近日也将跟进。该名工作人员透露,本次调价幅度约10%,具体产品上涨100元至500元不等,“不过当前门店仍有优惠活动,折后价格与调价前基本持平。”
周大福工作人员则向记者确认,一口价产品“肯定要涨”,预计10月执行调价,具体时间待定。据柜台人员介绍,不同品类涨幅不一,部分畅销款涨幅可能达30%–40%。例如,一款约27克的五帝钱足金手链拟从38600元涨至53800元,目前每克价格约1429元,调价后每克价格接近2000元。该人员透露,已有顾客“赶在涨价前预订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周大福年内第二次上调“一口价”产品价格。今年3月,该品牌已完成一轮10%–20%的调价。以一款1.09克故宫系列吊坠为例,其售价从2月的2380元上调至3月的2580元,目前在天猫官方旗舰店仍维持该价格。而从金价走势看,周大福的饰品金价从1月23日的836元/克一路上涨至3月24日的918元/克,截至发稿前更已攀升至1098元/克。
另外,采用“一口价”销售模式的老铺黄金8月下旬刚刚涨价。1万-3万元左右的热门饰品大约上调了1000-3000元,主要产品涨幅在5%-13%之间。天猫旗舰店显示,一款7.8克的金珠锁骨链从8620元涨至9700元,涨价前每克价格约1105元,涨价后约为1243元/克。
昔日投诉重灾区,从“价格刺客”到“高性价比”
由于一口金单克价格通常显著高于当日金价,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口价”黄金因溢价高、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引发诸多争议,成为消费投诉重灾区。贝壳财经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看到,以“一口价黄金”为关键词的投诉条数达8800条,多涉及隐瞒克重、刻意诱导。
然而,随着今年国际金价持续走高,国内品牌金价突破1100元/克,部分“一口价”产品因调价滞后,反而显现出相对价格优势。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一口价黄金的克价约在1100元–1700元之间,部分IP联名款可达1600元–3000元。例如,周大福1.04克故宫系列转运珠售价2580元,克价约2480元;老铺黄金6.39克古法手工足金戒指售价6770元,克价约1059元。
消费者孙女士表示,年初看中一款标价4196元的一口价足金戒指,重3.2克,“当时觉得1311元/克的单价过高。”她感叹,但如今多个品牌金价已站上1100元,若加上数百元工费,总价反而可能更高,而该戒指价格未变,反而显得“意外划算”。
拉高毛利率?一口价黄金陷入两难境地
“一口价”黄金饰品不按克重计价,而是直接标注固定售价,典型代表如老铺黄金;相比之下,周大福、老凤祥等传统品牌仍以“克重+工费”为主要模式。财报显示,这种定价策略带来显著毛利差异:老铺黄金毛利率持续维持在40%以上,而周大福、周生生等毛利率在20%–30%区间,老凤祥毛利率则仅为8%–9%。背后关键在于,一口价产品溢价幅度通常达30%–50%,直接推高品牌整体毛利率。
面对金价持续高企,越来越多企业转向扩大定价黄金占比,以提升盈利能力。周大福最新季度数据显示,其定价产品零售值占比从去年同期的15.8%升至19.8%。2025财年内,其计价黄金营业额下滑29.4%,定价产品却逆势增长105.5%。同样,周大生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提升11.96个百分点至30.34%;周六福线下标价类产品销售额增长44.4%,拉动线下零售毛利率跃升至41.7%。
然而,“一口价”模式并非万能解药。尽管品牌方试图通过提价传导成本压力、维持利润,但金价快速上涨已显著抑制终端消费意愿。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老凤祥、周大生等企业陷入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的困境;老铺黄金也在中期报告中承认,受金价持续上涨影响,上半年毛利率回落至38%。
更为直观的是,尽管近期多家品牌传出“一口价”产品涨价消息,市场并未出现以往的抢购热潮,消费者在高金价环境下趋于理性,使得提价策略难以有效刺激销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曲筱艺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赵琳
上一篇:北京警方:见到这种笼子,立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