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消息 据纽约时报报道,近期,美国对华关税政策持续波动,给众多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带来沉重压力。尽管美国降低了部分对华关税,但30%的关税仍让许多小企业主苦不堪言,他们正通过砍掉产品、考虑裁员、暂停推出新产品以及分摊成本等多种策略艰难应对。
图片来源:IC
耶鲁预算实验室周一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进口商品的总体平均税率处于193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就连美国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也表示,将不得不提高部分商品价格以应对关税引发的成本上涨。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首席执行官史蒂夫·拉马尔指出,30%的关税仍会导致今年返校季和假期季价格飙升,当前急需的是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达成长期协议,以便企业做出有预见性的长期贸易、投资和采购决策。
砍掉最便宜的东西
波士顿附近的鞋业公司高亮联合首席执行官玛丽娜·罗森·莱文表示,该公司约一半产品在中国生产。本周,她在中国东莞的供应链总部参观时发现,只有价格在200美元或以上的鞋子才能继续销往美国市场。因为买得起更贵鞋子的顾客可能负担得起进口税带来的额外成本,而低价鞋款利润微薄,进口后无利可图。这意味着可支配收入较低的消费者将面临最严重的商品短缺问题,99美元的玛丽珍鞋可能暂时买不到了。
考虑裁员
在中国生产儿童雨靴的设计师夏安·史密斯,4月初美国政府对中国征收三位数关税时,就考虑过关闭盐湖城的仓库并解雇三名员工。由于顾客对经济前景悲观,她的成本上升而销售额下降,现金流压力巨大。暂时放松关税并未带来多少缓解,她仍担心目前的关税持续时间以及未来走向,仍在考虑把库存搬到车库并裁掉员工。
暂停推出新产品
肯塔基州科尔宾市米维雅玩具公司老板路易斯·普赖尔的公司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设计感官玩具,并在中国生产。此前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45%的关税让他觉得“完全不可持续”,关税再持续几个月生意就可能完蛋。4月2日公布关税后不久,他停止了所有玩具的生产。如今关税降至30%,他计划重新开始生产一些最受欢迎的玩具并尽快运往美国,但30%的关税仍会使客户面临更高价格,且美国政府对90天后的情况缺乏明确性,他推出新产品的计划被迫暂停。
分摊成本
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帕洛玛服装女装店共同所有者迈克·罗奇计划周二与中国供应商接洽,提出他和妻子、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制造商各自承担10%损失的想法,以避免消费者看到价格上涨。不过,供应商和他们的中国供应商是否能达成一致仍是未知数,但关税水平的降低至少使讨论成为可能。罗奇表示,在145%的关税下,没有办法减轻损失,那会彻底破坏交易。
在关税政策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美国小企业主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的未来走向也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