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明 周成华 赵诣 余经纬
展望2025年剩余时段通胀走势,中美关税对进、出口商品价格、需求影响可能会体现在物价端,其中CPI食品项中大豆、高粱等蔬菜可能存在涨价压力,而PPI可能在外需走弱的影响下持续承压。基于关税影响以及供需等因素预判各类主要商品价格走势,预计CPI同比多数时段在0附近波动,年末回升,PPI同比读数虽有改善,但年内或难以回正。
▍关税冲击如何对通胀读数影响的逻辑是什么?
进口端反制关税抬升进口商品价格,出口端制约出口导向型消费品/工业品需求。展望后续,CPI方面需要分析哪些商品对美进口依赖较大,并基于其弹性和关税后续变化假设来测算涨价水准;PPI方面,一是基于后续出口增速预测判断PPI同比的大致变化趋势,二是结合关税影响分析主要工业品价格走势,并测算具体同环比读数。
▍CPI食品项:蔬菜或受关税边际影响,但猪周期仍是主导因素。
综合自给率、进口结构,大豆、高粱价格或受对美反制关税影响较大。结合商品需求弹性,以及年内后续时段中美关税假设,预计两类商品涨价对CPI同比拉动或在1到2bps左右。其他农产品方面,供给压力叠加二次育肥扰动,猪价年内或难趋势性回升。
▍CPI非食品项:油价制约同比上行空间,关税影响或易被替代品对冲。
国际油价和CPI非食品项同比走势接近,上半年油价下行对非食品项价格的滞后影响或逐步显现,非食品项同比涨价动能可能有限。进口商品或有涨价压力,但对美进口度较高商品弹性较大,需求可能会很大程度转向国产或非美进口替代品,因关税引起的涨价压力可能相对有限。
▍综上所述,中性假设下预计CPI同比读数或持续在0附近,年末有所回升。
将高粱、大豆农产品在三种关税假设下的涨价幅度作为系数纳入CPI分项预测中,同时结合猪肉供需判断给予积极、中性、消极假设;非食品项方面环比参考季节性走势和2025年走势特征,用环比拟合同比读数,对比油价领先走势。综合来看,预计2025年剩余时段CPI同比可能维持在0附近震荡,而年末可能有所回升。
▍PPI同比:外需冲击由上至下,全年读数或持续承压。
回顾来看,PPI同比增速和出口同比增速间存在一定相关,基于年内剩余时段出口增速预测,PPI同比下半年趋势料将走弱。黑色金属方面,需求疲软和政策托底,价格或先跌后平。有色金属方面,虽然有供给端压力,但新能源、家电长期需求支撑,叠加海外降息周期,预计高位震荡为主。原油方面,供给压力叠加需求放缓,下半年价格中枢或难反弹。综上所述,中性假设下预计PPI同比读数持续承压,年内或难以回正。
▍风险因素:
货币政策超预期,关税政策变化超预期,部分农产品、工业品价格走势超预期。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