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战鹰解码》节目走进中航工业沈阳厂,沈飞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确认,"我们的飞机可以通过挂载副油箱之类的措施,来提高飞机的航程/作战半径性能"。这是中国"侧卫"系列战机首次官宣具备携带副油箱的能力,打破了该系列战机因机内燃油充足而无需外挂副油箱的传统认知。这也意味着,歼-16的作战半径甚至有实力覆盖第二岛链,这是一项不可思议的能力。
你可能会问:歼-16有必要走得这么极端吗?还真有必要,体现 了中国军队的战略设计,而且意义重大。歼-16能飞得更远,是其自身改进、武器挂载与体系支援共同作用的结果。
歼-16的燃油系统进行了改进,使其具备挂载副油箱的能力。通过机腹中线的燃油接口挂载副油箱,能直接为战机增加数千升燃油。有分析指出,其副油箱可能采用了优化的保形设计,以减少飞行阻力,兼顾航程与机动性。
歼-16它能承载的重量达到12吨,身上还有12个可以挂东西的挂点呢。就算它挂上了副油箱,也还有不少挂点能用来带霹雳-15和霹雳-10这些空对空导弹,这样就能让飞机既飞得远,又有很强的火力。
双座设计确保了在长时间飞行任务中,两名飞行员可以轮班操作,有效缓解疲劳,维持高强度战斗力,这是单座战机无法比拟的优势。加油机:歼-16的远程能力需要与运油-20等加油机配合才能发挥到极致。通过空中接力加油,中国空军已能完成持续8小时的飞行,这证明了其已具备覆盖第二岛链的实战能力。歼-16航程的延伸,核心战略意义在于有效覆盖第二岛链关键节点,这背后是明确的战术需求。
为轰炸机护航:歼-16挂载副油箱后,其延伸的航程使之能够为执行远程打击任务的轰-6系列轰炸机提供全程护航,构建完整的空中进攻编队,成为轰-6的"远程保镖"。
应对电子战需求:对于歼-16D电子战飞机而言,其机内燃油可能因加装的电子设备而受限,副油箱则成为保障其长时间执行电磁压制任务的关键。
同样的道理,歼-16D、歼-15DT还有歼-15T挂上副油箱,在战略上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歼-16D是专门用来“压制敌方防空系统”的电子战飞机。它的翼尖上装着大型的电子情报吊舱,这个吊舱和美军EA - 18G“咆哮者”飞机上的吊舱差不多。飞机里面有一部分地方被电子设备给占用了,这样一来,飞机能带的内部燃油可能就会变少。
在执行远程攻势电子战任务的时候,副油箱能提供燃油,这些燃油可以给耗电量大的电子战系统长时间供电,保证飞机在关键的空域能待足够长的时间,持续压制敌方的雷达和通信设备,为后面来攻击的编队打开安全的电磁通道。
歼-15DT/歼-15T舰载机:在大洋上,副油箱可是舰载战斗机的“战力放大器”。对舰载战斗机来说,副油箱的作用特别关键。当执行舰队防空或者远程反舰任务时,副油箱能让战斗机在空中巡逻的时间变得更长,或者让战斗机能够打击到更远距离的目标。
特别是遇到舰载机起降调度有困难,或者没办法及时回收舰载机的情况时,副油箱里多出来的燃油能让任务安排更灵活,飞行安全也更有保障。歼 - 15系列战斗机具备使用伙伴加油吊舱的能力,它的燃油系统本来就为了能向外输送燃油做了优化,所以挂上副油箱也就是很自然的技术拓展了。
歼-16D覆盖第二岛链的攻势作战意义同样重大。歼-16D的作战范围能够覆盖美军关岛基地。这使其在攻势作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战略意义远超单纯的护航或防御性防空。
在现代化战争中,摧毁或压制敌方一体化防空系统是空中进攻的首要步骤。歼-16D凭借其强大的电子侦察与干扰能力,能精准定位并干扰、瘫痪敌防空雷达和通信节点。结合其携带的鹰击-91等反辐射导弹,能对敌防空系统实施"软硬杀伤",在敌严密的防空网上撕开缺口,为后续非隐身的攻击机群(如歼-16、轰-6)开辟通道。
歼-16D的攻势作用不仅限于防空系统。通过对敌方空军基地的指挥控制、雷达和导航设施进行电磁压制,可以干扰甚至阻断敌方战机的起飞、降落和作战指挥,有效压制敌方机场的运作,削弱其航空兵力投送能力。这种能力使得歼-16D成为夺取并保持战场电磁控制权的关键装备。
歼-16D并非单独行动,它与中国空军的空警-500/空警-3000预警机、歼-20隐身战机、以及远程空空导弹(如射程惊人的PL-17/21)共同构成了一个强大的作战体系。在这个体系内,歼-16D负责削弱敌人的"眼睛"和"盾牌",其他平台则负责警戒与致命一击,这种协同作战能力使得中国空军在第二岛链内的整体威慑和实战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歼-16挂载副油箱,以及由此延伸的歼-16D、舰载机型的远程能力,远非一项孤立的技术升级。它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构建"攻防兼备"战略力量,并将作战效能有效投射至第二岛链的关键体现。这项能力与双座飞行优势、强大的多用途挂载能力以及空中加油体系相结合,共同赋予了中国空中力量前所未有的远程精确打击和电磁对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