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消息,2025年7月初,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马来西亚这四个国家,先后与美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关税威胁是重要原因,中方已明确表态。7月2日晚,越南签署的协议被不少人视为“不平等条约”。越南对美出口关税从46%降至20%,但含中国转运成分的商品将被征收40%惩罚性关税。美国海关人员可直接进入越南工厂检查,连螺丝钉是否为中国生产都要随时报告。
2024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达1230亿美元,占其经济总量近30%。若不签协议,越南经济可能萎缩超5%,胡志明市60%工厂或停工,这成了越南妥协的关键。越南的妥协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柬埔寨紧随其后达成关税协议,外界认为其条款与越南相似,包含限制中国产品转运内容。印度尼西亚承诺对70%美国商品征收近乎零关税,官员有信心在7月9日前签协议。泰国计划未来五年将对美贸易顺差减少70%,力求贸易平衡。
特朗普(资料图)
马来西亚在谈判关键时宣布对中国进口钢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贸易部长称谈判进展顺利,外界觉得这是向美国示好,可这让马来西亚国内汽车、机械生产成本增加15%-20%,制造业协会发出警告。这些国家的妥协,源于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他表示,7月9日前未达成新贸易协议,将对这些国家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最高70%惩罚性关税。对依赖出口的东南亚国家来说,这压力极大。
中国商务部明确指出,任何对美关税谈判不得损害中方正当权益。中国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9000亿美元,是美国与东盟贸易额的2.5倍。东南亚国家不仅依赖中国市场,还需要中国提供的机械设备等,选择与中国对立,无疑是自损利益。中国在欧洲方向传来好消息。7月4日,中国商务部公布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结果,认定存在27.7%-34.9%的倾销幅度。但接受34家欧盟企业的价格承诺,只要遵守出口价格,就不征收反倾销税。
越南工厂(资料图)
法国三大干邑集团都在免征名单中,法国外长称赞这是“积极的举措”。中欧电动汽车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技术部分已基本完成,分歧主要在最低价格机制和联合监督执行等细节。中方提议最低价格约3万欧元,欧盟希望提高到3.5万-4万欧元。双方都有解决问题的诚意,王毅外长表示,中欧友好协商解决白兰地问题,表明双方能处理好贸易摩擦。
中国还在积极开辟新市场。上个月,对非洲53国实施的零关税政策正式生效,覆盖咖啡、可可、矿产等一千多种商品。南非贸易部长感慨,这不仅是关税减免,更是产业链重塑的钥匙,为中国构建了横跨欧洲和非洲的贸易缓冲带。全球贸易格局正在重新洗牌,中国的应对既有坚守底线的刚毅,也有共创机遇的智慧。
苏林和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中国早已做好准备。这场博弈虽未结束,但中国有足够的市场影响力、多元化的贸易伙伴和坚定的反制决心,确保核心利益不受侵犯。正如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所说,合作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底线不容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