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特朗普他在白宫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时,突然对俄罗斯撂下狠话:“如果50天内俄乌达不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对购买俄石油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话音刚落,俄罗斯股市应声上涨,投资者们仿佛听到一个政治笑话——被西方制裁多年的俄罗斯,与美国的贸易几乎归零,这100%关税是要“惩罚”谁?
特朗普口中的“100%关税”看似雷霆万钧,实则打在空气里。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对俄实施了多轮制裁:冻结俄海外资产、切断美元结算通道、禁止金融机构合作。如今美俄双边贸易额仅剩战前的5%,能源、矿产等核心商品交易早已归零。俄媒嘲讽道:“特朗普不如直接宣布对西伯利亚的北极熊加税!”
更荒诞的是“次级关税”。特朗普威胁要对购买俄石油的国家加税,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和印度。但中国俄罗斯之间的石油贸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人民币结算。美国想为了俄罗斯石油向中国加税,连下手的地方都没有。
这场严肃的地缘政治博弈,竟被特朗普演成了家庭伦理剧。他向记者抱怨:“每次和普京通话后,我都告诉梅拉尼娅‘谈得很好’,她却提醒我‘可俄罗斯刚炸了乌克兰城市’!”堂堂美国总统,竟用妻子的私房话佐证国家决策,让国际舆论哭笑不得。
这种公私不分的儿戏风格,同样蔓延到军援政策上。特朗普一面宣布向乌克兰提供“17套爱国者防空系统”,一面强调“美国不付钱,北约买单”。德国被迫自掏腰包采购两套系统,挪威、丹麦等国也被点名分摊账单,这算盘珠子的声音是打的噼里啪啦响。
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态度转折,本质是被普京戏耍后的恼羞成怒。今年1月上任时,他自信宣称“一通电话停战”。2月暂停对乌军援,3月私下向普京承诺“承认克里米亚归属”,试图离间中俄。但普京的回应却是:“俄罗斯绝不放弃乌克兰目标!”
更让特朗普难堪的是,普京一边通话说“再聊聊”,一边对基辅狂轰滥炸。特朗普终于意识到:自己成了普京拖延时间的棋子。而普京早已转向东方,加速向中国输送能源,“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年输气量飙升,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军工合作覆盖核心技术领域。俄罗斯的经济命脉,早就不系于西方市场了。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如同对着空气开枪——俄罗斯早已离场,观众席上的中印欧却可能被流弹击中。当普京默不作声地看着莫斯科股市飘红,当泽连斯基惊喜地清点新到货的导弹,这场闹剧最大的输家或许是美国的国际信誉。反复无常的威胁让盟友怀疑承诺价值,而用夫人私语论证外交决策,更将国家战略降格为真人秀素材。俄学者一针见血的评论:“特朗普的恫吓证明他已无牌可打。”
50天后,特朗普很可能拿出老套路,把对俄关税再一次推迟。这场戏终场后,或许只剩特朗普举着“关税万能”的旧剧本,剧场里连个谢幕的观众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