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25年7月15日同步实施分红除权的低费率红利ETF,目前价格已同步超越除权当日,成功实现“填权”。二者近5日、10日、20日、60日等多个区间均录得正收益。其中,中证红利质量ETF(代码:159209)周净流入900万元,5日4度净流入;港股红利低波ETF(代码:520550)周净流入1.39亿元,连续13日净流入3.8亿元。值得关注的是,港股红利低波ETF联接基金(A类024029/C类024030)已于7月14日起全面开放申赎及定投业务。
分析指出 ,中证红利质量指数通过“红利+质量”双因子策略,筛选分红稳定且盈利质量高的50只成分股,兼顾高股息防御属性与ROE稳定性,长期收益显著优于主流宽基指数,在政策倡导分红和盈利质量提升的背景下,其“避险+成长”的双重特性适配经济周期波动;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聚焦港股高股息资产,成分股需连续分红且波动率较低,叠加低估值优势(股息率近8%),受益于央企市值管理政策,进一步强化分红持续性,在港股低估值与海外流动性扰动下防御属性突出。
A股的中证红利质量叠加港股的红利低波,二者搭配可以形成一个极好的红利“哑铃策略”:前者负责进攻,后者负责防守,同时又分散在AH两地进行跨资产类别的配置,对于长期投资来讲会较好的降低组合的波动性。另外,作为“红利类”资产,二者均设置了“月度评估分红”的机制,在长期持有中的现金流正反馈会进一步提升持有体验。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