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关税冲击叠加税改法案,金融机构警告美国经济风险。企业和消费者承受哪些压力?不确定性风险究竟意味着什么?
英国《金融时报》:美国经济比表面看起来更脆弱
美国经济远比表面数据显示的要脆弱,就业、消费都濒临不利的转折点。劳动力市场面临的现状是,雇主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关闭职位空缺来应对高不确定性和高利率环境。任何需求的下降都可能大幅推高失业率。随着经济状况收紧,消费需求可能会下降得更快。“大而美法案”预计不会对消费构成较大刺激。如果美国不放弃保护主义,很难想象有什么能稳住美国经济。
美国《纽约时报》:经济忧虑加剧
美国总统坚持“关税正在使国家‘繁荣’的论调”。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关税措施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因为许多企业提前囤积了库存,以缓解成本上涨的影响。但政策不确定性正在抑制商业活动。消费者承担的关税成本比例也在上升。随着库存耗尽,成本转嫁将更普遍,并进一步推高通胀、抑制投资。关税累积效应使经济容错空间变小。
美国《华尔街日报》:美联储承受巨大压力
经济放缓的信号叠加通胀反弹的忧虑,令美联储的利率决策十分艰难。政府官员向美联储加大施压力度,批评美联储耗资25亿美元的办公楼翻修项目。美联储主席面临被解雇的风险。内部博弈正在对经济和市场造成冲击。美联储独立性是市场信心的基石。白宫与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的根本性分歧加剧,将影响美国整个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美国 《财富》杂志:美国制造业回流困难重重
美国政府以“保护本土企业、保障就业”为由,通过加征关税,鼓励企业将生产线回迁。实际上,制造业回流成本极高,障碍重重。美国制造业长期空心化,相关人才培养体系萎缩。障碍之一就是技能缺口,大量新进就业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影响美国在创新领域的地位。为解决困境,部分企业通过AI应用降低对专业经验的依赖,但目前带来的实际资本回报率不及预期。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