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中山公用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7月30日接待长江证券、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泰康资产、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12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中山公用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1人,为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周飞媚。调研接待地点为线上交流互动。
据了解,中山公用在新能源领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区域能源碳管理平台等项目,拓展多领域应用场景,截至2025年上半年业务已拓展至全国20多个城市,建成80多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装机容量达300兆瓦。2024年本地售水量增长得益于“供水一盘棋”战略,收购的长青两个项目中,长青能源设计产能1050吨/日,长青热能设计产能1200吨/日。
据了解,中山公用收购的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项目有显著战略价值和经济效益,行业前景好且项目本身具备优质资产属性及协同效应,符合公司战略方向。公司通过环保水务、固废处理、新能源三大主业与其它业务深度融合构建生态服务体系,2025年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
据了解,中山公用与广发证券保持良好股权合作关系,未来将在绿色金融产融结合、创新业务资本支持、投融资服务等方面深化战略协同,优化协同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调研详情如下:
1.公司目前在新能源产业布局情况如何?
答: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持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创新实践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重点推进区域能源碳管理平台、虚拟电厂系统及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同步实施电网友好型电站与车网互动技术应用。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充分挖掘产业园区、政府机构、教育医疗等领域,积极打造“零碳园区”、“零碳政区”“低碳校园”、“零碳医院”等系列标杆项目,构建“安全可靠、绿色低碳、高效智能”的现代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务已拓展至全国20多个城市,建成分布式光伏项目80多个,实现并网装机容量达300兆瓦。
2.2024年公司本地售水量同比增长7.5%,达到4.5亿吨,这一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答:2024年公司本地售水量达到4.5亿吨,实现7.5%的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战略布局红利释放。通过“供水一盘棋”战略的全面落地,我们已完成对全市22个镇街及两大核心功能区(火炬、翠亨)的整合覆盖,服务用户突破146万户,市场占有率提升至94%,目前已成为中山市最主要的民生供水保障平台。这种规模效应不仅带来直接的增量贡献,更通过管网优化实现了供水效率的提升。
3.上周公司公告收购了长青的两个项目,长青能源和长青热能的产能是多少?
答:长青能源的设计产能是1050吨/日,长青热能的设计产能是1200吨/日。
4.公司对收购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这一项目标的作何评价?
答:本次收购的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下称中心组团)具有显著的战略价值和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从行业前景来看,固废处理行业受益于政策支持,正处于高景气周期;垃圾焚烧项目为特许经营权项目能够为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收益;加之公司在该领域已具备成熟的运营经验和业务基础,进一步降低了项目风险,其次,中心组团项目本身具备多重优势:
1、优质资产属性:中心组团作为已投产项目,规模及区位优势突出,完全建成并稳定运营多年,拥有良好的营收、利润及现金流表现。
2、从协同效应看,收购后公司固废总处理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规模化运营有助于降低单位成本。同时,该项目可与北部公用形成运营协同,并与名城公司实现业务链互补,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固废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综上,收购中心组团符合公司战略方向,是平台公司业务布局的关键一环,兼具短期收益贡献和长期发展潜力。
5.请介绍公司目前的业务布局情况及各业务板块之间如何实现协同发展。
答:公司通过环保水务、固废处理、新能源三大主业与其它业务板块深度融合,构建了“强链补链、资源共享”的生态服务体系。水务板块通过全市“供水一盘棋”整合,实现规划-建设-运营全流程统一管理,形成规模效应与区域集约化优势;固废处理依托本地市场深耕与跨区域拓展,协同环卫前端收集与后端焚烧发电,形成资源循环闭环;新能源板块以分布式光伏为切入点,联动Pre-REITs基金与资本运作,为技术转化和项目落地提供资金保障。2025年,公司积极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发行规模5亿元,票面利率1.66%的超短期融资券,连续刷新广东省历史上同评级、同期限信用债券最低利率纪录。公司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驱动,强化产学研协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形成从规划投资到运营维护的一体化服务能力,构筑差异化竞争壁垒。
6.公司与广发证券多年来保持了良好的股权合作关系,未来是否会基于主业需求,探索更深层次的战略协同模式?
答:公司始终将广发证券视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多年来保持着紧密的股权合作关系。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商,广发证券不仅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投资收益,更在战略协同方面发挥着独特价值。
展望未来,我们将与广发证券在以下方面深化战略协同:一是充分发挥广发证券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专业优势,共同探索新能源、环保科技等领域的产融结合新模式;二是依托广发证券全业务牌照优势,深化在产业基金、Pre-REITs等创新业务上的合作,为主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资本支持;三是把握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机遇,在投融资服务、并购重组等方面寻求更多合作空间。
公司将持续优化与广发证券的战略协同机制,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