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又抛出了个大新闻,直接把关税这把大锤抡得震天响。他对着镜头明说,要对进口药品先收 “小额关税”,然后一年最多一年半就涨到 150%,最后还要飙到 250%。这话一出口,不光医药行业炸了锅,世界各国也跟着紧张起来。
先说这药品关税,特朗普嘴上讲是为了 “降低药价,增加美国国家安全”,想让药品在美国本土生产。可实际情况呢?荷兰国际集团的斯蒂芬・法雷利早就看穿了,美国本土生产的人力、电力、运输成本比其他国家高多了,就算药企把工厂搬回去,“美国制造” 的药也便宜不了。而且美国药品市场里仿制药占了很大份额,这些厂商利润薄得很,面对这么高的关税,大概率会选择撤出美国市场。到时候药品短缺不说,药价肯定得往上涨,最后买单的还是普通老百姓,也成了贸易战中的最大输家!
现在不少美国药企已经开始行动了,强生说要投 550 亿美元加强本土生产研发,礼来公司计划斥资 270 亿美元新建四家制药厂,阿斯利康也承诺投资 500 亿美元扩大在美生产规模。算下来,全美药企计划投资总额都突破 2500 亿美元了。可这钱投进去,成本降不下来,最终还是得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特朗普这 “降低药价” 的说法,听着就像个笑话。
这边药品关税的事还没消化,特朗普又把矛头对准了印度。他放话要 “大幅” 提高印度输美商品关税,现在已经是 25% 了,新税率却没明说。原因是印度一直在买俄罗斯石油,还把不少石油在公开市场上卖掉赚钱。
印度哪能吃这个亏?莫迪政府反应强硬得很。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直接飞莫斯科,商量卢比和卢布直接结算的事。外交部也公开回怼,说买俄油是为了 14 亿人的能源安全,美国这么做太不应该。更有意思的是,莫迪还确定要在 8 月底访问中国参加上合组织峰会,这明摆着是告诉美国,别以为自己能一手遮天。
要知道印度每年向美国出口超过 100 亿美元的药品,供应着美国 40% 的仿制药。特朗普这次对印度制药业下狠手,征收 250% 的关税,简直是想掐住印度经济的咽喉。可他没想想,要是印度断供仿制药,美国 2000 万慢性病患者可能就得面临断药的风险,这后果谁来承担?
这边刚对印度放完狠话,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又把矛头指向了中国,威胁说如果中国继续买俄罗斯石油,可能要被征收惩罚性关税。这算盘打得真响,想用对付印度那套来吓唬中国。
可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外交部发言人直接回应,中国会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还明确说了 “关税战没有赢家”。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中国手里的反制牌多着呢。能源领域,中俄大部分交易早就改用人民币或卢布结算了;稀土方面,中国控制着全球 75% 的稀土精炼产能,真要是限制镓、锗出口,美国军工复合体的生产线估计得瘫痪 6 到 12 个月。
更让美国坐不住的是,中俄的军事协作还在加强。这意思很明显,你用经济手段施压,我们就用军事协作回应。
特朗普这一连串的关税操作,看着是想维护美国利益,实际上却把自己逼到了尴尬境地。国内经济数据可不乐观,最新就业数据显示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在急剧放缓,华尔街都预测美联储要降息了。这种时候还在全球范围内挥舞关税大棒,简直是在给自己添乱。
而且他这么一搞,反而加速了其他国家构建 “去美国化” 的经济体系。特朗普大概没意识到,他这关税大棒根本压制不了这么多大国。对印度的制裁影响了美日印澳联盟,对中国的威胁又换不来实际好处,国内还要面临药品涨价、患者断药的风险。这场由关税引发的风波,说到底是美国单边主义在作祟,可现在的世界早就不是单极格局了,这种 “美国至上” 的玩法,最终只会让美国自己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