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特朗普和万斯分别表示,美国对中国加征100%关税的问题还可以谈。
上周,中国做出对稀土出口进行更加严格的出口管制、对高通进行反垄断调查等决定后,特朗普突然表示,要从11月1日起对中国产品加征100%关税,引发外界恐慌,美国股市和债市双双暴跌。
不过,万斯昨天表示,“这将是一场微妙的博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反应,如果他们采取极具攻击性的应对方式,我保证,美国总统掌握的筹码要远多于中国。但如果他们愿意理性沟通——我们也会如此。”
事实上,在特朗普11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对中国加征100%关税的消息时,也并没有完全把口子堵死,仍然表示希望能够与中国理性沟通,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但特朗普所说的“理性沟通”究竟是什么,还很难说。按照此前他对付欧洲、日本、韩国、越南等国的方式,最有可能指的是希望中国能够对他妥协,而不是继续保持目前坚决抵制的态度。
就在此前几天,还有消息称,中国可能与美国签署一个高达一万亿美元的投资协议,模式与欧日韩类似,但特朗普突然对中国在芯片等出口方面进行更加严格的管制,引发了这一轮的对抗。
其中,中国对稀土方面的管制措施升级,被一些评论者认为不是反制措施,而是主动出击,中国不仅对出口对象进行管制,而且对出口的稀土的用途也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要求,如果违反规定,则会被取消采购资格。
因为稀土除了被广泛用于芯片等高科技产品之外,在武器装备生产领域也应用广泛,许多武器装备的生产离不开中国稀土,所以,中国这次的管制措施中强调,禁止中国稀土出口之后被应用于武器装备的生产。
中国的这一做法与美国之前的一些禁运政策的要求类似。
比如美国要求禁止出口高端芯片到中国,如果其它国家采购美国高端芯片之后,将相关产品销售到中国,也同样会受到美国的制裁。
美国对伊朗宣布了贸易制裁措施,禁止美国产品出口到伊朗,如果有企业采购了美国的某些元器件生产的产品被销售到了伊朗,也会被认为违反了美国的制裁措施,从而受到惩罚。
还有中国此次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做法与之前美国的做法也同样类似。因为中国市场对高通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即使高通在美国或者其它地方收购了一家企业,如果中国认为会影响中国相关市场的格局,也同样可以进行反垄断调查,并对其提出反垄断要求,或者惩罚措施。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美国的长臂管辖,这是基于美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形成的,如果其它经济体认为自己的市场足够重要,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做法。比如欧洲曾对美国的IT公司微软、谷歌等进行过多次反垄断调查,并进行过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