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10月14日零点的钟声刚过,上海港、宁波港的海事工作人员已经开始核对进港船舶信息,从这一刻起,中国对美国船舶的特别港务费正式开征。没有多余的仪式,也没有额外的声明,打印机里吐出的缴费通知上,每净吨400元人民币的标准清晰明确,这是中国对美方此前针对中国船只加收港口费用的直接回应,时间卡得一分不差,动作做得不偏不倚。
就在这场反制落地前一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还在媒体上释放“善意”,说只要中国取消反制措施,美国可以考虑撤回之前扬言要加征的100%关税。听着像是主动让步,实则还是老一套——想让中国先松口,自己站在“施舍者”的位置上谈条件。但这次中国没接这个茬,港务费征收的按钮准时按下,用行动告诉华盛顿:谈判可以,但得在平等的基础上,拿施压当筹码没用。
要搞清楚这场博弈的来龙去脉,得先看美方是怎么挑起事端的。今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突然宣布,要对中国公司拥有或运营的船舶、中国造船舶、中国籍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理由说得冠冕堂皇,说是为了“维护公平竞争”,可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冲着中国造船业来的。这些年中国造船业的优势摆在那,速度快、价格实、交付稳,全球航运公司选船的时候用脚投票,美国本土造船企业跟不上节奏,就想靠政策手段把市场方向掰回来。可全球航运供应链不是自家菜园子,哪能说改就改?
中国的反制就是盯着这点来的。10月10日宣布要对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10月14日就正式执行,中间只留了4天准备时间,而且把规则定得死死的——美国企业拥有的船、运营的船,哪怕是间接持股25%以上的船,只要靠泊中国港口都得缴,只有中国建造的或者来修船的空载船能豁免。更关键的是收费标准还会逐年涨,到2028年每净吨要收1120元,同一艘船一年最多缴5次。这套规则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又精准命中美国航运企业的成本痛点,没给对方留下任何钻空子的空间。
美方显然没料到中国动作这么快,港务费还没落地,就急着抛出“加征100%关税”的威胁,想靠这个逼中国停手。可关税牌这几年美国已经打烂了,之前几次加税,表面上给中国出口制造了点麻烦,实际上却让美国企业成本飙升,消费者买单,最后还得自己悄悄取消一部分。这次更有意思,威胁的话刚说出去没两天,贝森特就赶紧出来“灭火”,说加税“不一定要发生”,这种反复无常的操作,暴露的其实是美国内部的焦虑。
美国真正怕的,不只是港务费这点钱,而是中国捏住了它更关键的命脉——稀土。之前贝森特提“取消关税换中国让步”,核心就是想让中国取消稀土出口限制。要知道稀土这东西可不是普通资源,导弹的制导系统、雷达的核心部件、五代机的发动机,都离不开它,而中国掌握着全球近八成的稀土供应链。就在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前,中国已经扩大了稀土出口管制范围,还新增了五种稀土元素的审批,等于直接掐住了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脖子”。
这一下美国内部就慌了,军工集团天天找白宫要说法,制造业巨头担心供应链断档,连华尔街都坐不住——特朗普加税消息一出,标普500指数直接创了半年最大跌幅,资本市场用脚投票反对这种乱折腾。贝森特说“关税可以撤回”,根本不是什么善意,而是被迫的“政治止损”,想靠这点让步换回稀土的自由供应,可中国早就不吃这一套了。
现在的中美博弈,早就不是谁喊得响谁就赢的时代。美国一边想靠港务费、关税打压中国产业,一边又急着拉澳大利亚、加拿大搞“稀土供应链联盟”,还计划2026年前建本土稀土产能,可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事。中国这边则稳得很,除了精准反制,还在悄悄调整进出口结构,2024年前三季度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2%,对美依赖度越来越低。
零时零分开征的特别港务费,不只是一笔费用,更是一个信号:中国有能力、有底气维护自己的利益,不会被美国的节奏带着走。贝森特们要是还抱着“让中国先让步”的幻想,恐怕只会一次次失望。大国之间的较量,拼的不是一时的嗓门,而是长期的定力,美国要是学不会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对话,再多的“前提条件”也没用。
下一篇:美股期货短线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