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增进民生福祉”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基础教育领域专场,东营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培禄介绍了东营市幸福教育基金会的相关情况,以及如何发挥基金会作用服务教育发展。
今年下半年,东营市幸福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基金会作为由省教育厅主管、省民政厅批准成立、服务于东营教育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它的诞生为东营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基金会的理事、监事由教育系统的资深退休领导干部、业务精湛的在职骨干以及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界爱心人士共同担任。所有成员均秉持志愿服务精神,不在基金会获取任何薪酬。在资金来源上,基金会坚持开放多元、规范透明的原则,依法接受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企事业单位的自愿捐赠,同时也整合承接东营市教育系统“爱心一日捐”等传统公益活动的善款。所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全市教育系统奖优助困、改善教学和科研设施、资助实施教育教学研究、师生培训、著作出版和交流合作等项目,资助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开展政府委托或指定开展的与教育事业有关的扶持、资助项目。
东营市幸福教育基金会作为连接社会资源与教育需求的重要桥梁,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专业化运作,弥补教育公共服务短板、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拓宽资源渠道,构建可持续的资金保障体系
基金会将打破单一依靠捐赠的模式,致力于构建一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补充”的多元筹资格局。具体而言,就是主动对接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围绕其核心诉求设计定制化公益项目。面向全市教育系统职工,持续运营好“爱心一日捐”等品牌活动。在合法合规、严控风险的前提下,探索存量资金保值增值路径,为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聚焦关键需求,实施精准高效的公益项目
为确保资源切实用于破解教育领域的难点痛点,基金会将有效避免“撒胡椒面”式的投入方式,建立起系统化的需求调研与项目评估体系。所有项目均严格围绕“促进教育公平”与“提升教育质量”两大使命展开。无论是资助一名困难学生,还是推动一项教学改革,东营市都坚持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效果可测,通过精准化定位与专业化执行,力求每一个项目都能产生扎实而深远的影响,真正推动教育进步。
强化自身建设,筑牢专业公信的发展根基
公信力是公益组织的生命线。基金会将从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透明度建设三方面着手,不断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治理结构,设立独立监督委员会;持续提升团队的项目管理、资源动员和专业服务能力;定期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公示财务收支与项目进展,主动接受全社会监督,用绝对的透明赢得绝对的信任。
今后,基金会将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各种教育公益活动,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贡献力量。同时,热切期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这场教育接力,用善意传递希望,用行动诠释担当,共同绘就东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温暖篇章!(大众新闻记者 陶敬玉 实习生 张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