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空军力量排名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令人意外的是,印度空军排名第三,超越了中国,然而印度媒体似乎并未像预期那样欢呼雀跃,反而表现得颇为谨慎。甚至一些媒体认为,这样的排名可能带有一定的“捧杀”成分,印度不应该过于自信。特别是在今年年初的印巴空战之后,印度人似乎意识到,单凭排名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空军实力。

在10月17日,知名美国智库“世界现代军用飞机名录”WDMMA发布了一份空军排名报告,评估了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空军实力。该排名依据多项指标,包括各国的战机数量、机群的多样性、飞机的特种功能、航空生产能力以及飞行员训练水平。

美国以5004架飞机位居榜首,得分242.9分;俄罗斯则排在第二,得分114.2,拥有3677架军机;印度空军凭借1716架飞机得到了69.4分,排名第三;中国空军虽然拥有3722架飞机,但得分仅为63.8,排名第四。

分析人士指出,印度空军排名较高的原因之一是其机群的“多元化”。印度空军的装备包含了来自法国的“阵风”和“幻影”、英国的“美洲虎”、美国的C17、俄罗斯的米格29与苏30MKI,以及自国产的LCA“光辉”战机。相比之下,中国空军的装备则显得较为单一,主要由俄罗斯战机和自制战机组成。

然而,虽然一些印度媒体在初看到这些排名时表现出兴奋,但更有一些媒体迅速意识到,过度自信可能带来危险。印度媒体《欧亚时报》指出,虽然排名把印度空军列在了中国之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空军就真正超越了中国。在实际作战中,任何过度自信的心态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例如,在今年5月的印巴空战中,印度空军错误地估计了中国“霹雳15”导弹的射程,结果被证明其射程比预计的远得多。此类错误提醒印度,不应仅凭空军排名就自满,而应关注实际作战能力和装备的差距。

在航空技术的研发上,中国与印度之间也存在显著差距。中国不仅在战机数量上超过印度,更在技术研发方面遥遥领先。中国的歼10CE战机已被出口到巴基斯坦,歼20和歼35两款第五代隐形战机已经服役,而印度在第五代战机领域仍然空白,预计其自研的AMCA项目也要至少十年才能投入使用。

此外,中国在第六代战机领域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甚至空警3000预警机也已完成首飞,而印度在这些高端技术领域明显滞后。中国的航空工业综合实力明显领先于印度,印度若仅凭当前排名得意忘形,可能会错失提升自身军事能力的机会。

一些军事专家还指出,这份由美国智库发布的排名可能存在很大的偏差。例如,俄罗斯空天军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令人失望,且其在多样化任务的执行能力上存在明显短板。相比之下,印度空军的“多元化”构成可能导致后勤管理的复杂化,且其不同国家的装备标准不统一,反而可能影响战斗效率。

总的来说,这份排名虽然为印度带来了些许荣誉,但也给印度空军敲响了警钟。真正的空军强国不仅要有庞大的飞机数量,更要具备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作战能力。印度在这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中国则在各个领域稳步领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