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天才发了一篇针对实物黄金收税的政策,没想到,今天又出一条猛料。
黄金实在太火爆了,今年,跟当年的房子一样。

大家看政策,说的是工行,建行暂停受理积存金业务的实时买入、实物金兑换,这个政策什么意思?
就是告诉大家,买黄金要限购了。
这跟当年买房子是一个道理,房子不断上涨的时候,买房子就要限购,现在黄金不断上涨,积存金准入门槛也增加了,并且积存金兑换实物黄金也要限了。
这个政策现在网上有两种声音:
第一种声音,就是大家觉得金价还要上涨,越限制的东西越说明他的价值,越值得买入,现在买入就是赚钱,跟当年的房子一样嘛。
第二种声音,现在已经在用这个方式提醒大家,黄金涨这么多,要跌了,大家要注意风险。
OK,我们怎么看待这个政策。
为什么最近几天才刚刚准备对黄金完善税收政策,又开始针对积存金出政策,背后到底是什么深意?
我看问题的角度往往跟一部分不一样,我觉得这里面有三点含义:
第一,强化上海交易所的中心交易所的地位,由国家统一管理实物黄金。黄金市场现在到处都是乱象,骗子平台很多,还有不少假货。
现在黄金要针对非上海的两家交易所的渠道完善收税,其实就是规范黄金市场,强化中心交易所的额地方,后面大家要买黄金,只能从这两个交易所,市场上其他比较乱的渠道都可能被打击到,很简单,我上海交易所不收税其他要收税,我的成本最低,你其他渠道的实物黄金的成本会更高,那是不是实现了黄金的统一大市场,会更加规范。
第二,要把实物黄金剥离投资属性,把投资属性更多的倾斜到股市ETF或者期货市场。
你要知道,这个主要针对实物黄金和纸黄金来收税,黄金ETF这些金融资产不在收税范围呢,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国家发现了实物黄金存在大量的炒作空间,以后要直接切断,把黄金的两种属性完全彻底的隔离开来,就是大家以后要买实物黄金,越来越没有投资价值,因为你要收税啊,上游吃不了下游了,以前买实物黄金为什么有投资空间,因为互相是开发票抵税,实物黄金转手非常容易,现在收税后,税务规范了,下家如果开不出增值税专用发票,那成本就无法抵扣,买实物黄金成本是不是要增加,增加了实物黄金的成本,那是不是实物黄金的流转就会有问题?但是投资黄金的需求变少了吗?并没有,怎么办, 那大家就去买积存金和去股市,去鼓励大家去买ETF,最终引导资金去整个股市的大盘子里面,这个才是核心目的。
第三,OK,刚刚说了如果实物黄金不鼓励投资,并且提示风险,那么大家就会去买积存金。
所以11月3号银行的政策就顺理成章的出来了:
第一,抬高积存金门槛,不让新用户进去了。
第二,大家尤其要注意一点,你们注意看工行的发文,工行建行明确说到一个点,就是: 停止积存金的实物金兑换,这句话什么意思 ?
这很重要,以前不少银行可以用积存金兑换黄金实物的,现在呢,你买了积存金,不让你兑换了,直接就变成了一个合约,你买了积存金,只能卖掉合约,而无法去线下兑换实物,相当于切断积存金跟实物黄金的关联关系,积存金的火爆就跟实物隔开了。
理论上每一克积存金都对应一克实物黄金,现在要切断关联了。
这个信息量巨大啊,前几天是要给实物黄金收税,现在是积存金不让兑换实物,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瞄准黄金实物,说白了,我个人觉得,就是怕大家挤兑黄金啊,一旦大家都去银行买实物,换实物,那么银行有那么多黄金给大家兑现吗?银行的风险就会增加啊。
再加上,今年你们想想,这么多人买黄金,黄金的交易量非常大,一旦出现黄金大跌,老百姓都是买涨不买跌的,那么大家都去卖掉,银行又要拿大笔钱回收,这样就让金价止不住的往下跌,就跟当年的房价是一样的道理啊,这风险太高了。
第四,从宏观上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今年黄金为什么这么火?
是因为全世界都在跟美元打一场保卫战,美元降息,美元走向了衰落,各个国家的央行都在增持黄金,减持美元美债。
中国跟美国又在对抗,中美现在也在打金融战,金融战的战场就在美元和黄金,央妈今年在干嘛?是在减持美元,增持黄金。
你们没有看到新闻,央妈已经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了吗?
增持黄金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美元的衰落,应对美债的信用问题,现在咱妈从国际市场好不容易屯了黄金,没想到今年黄金实在太火了,老百姓不断从银行购买金条,导致央妈和上海交易所的黄金储备不得不被动的大幅减少,那么怎么办?
国家一定要打一场黄金现货的保卫战,要保现货。
引导老百姓的投资需求去哪里?
去股市的ETF。
所以你就明白了吧?
为什么只对黄金现货收税?
为什么针对积存金停止兑换实物黄金?
因为国家要保现货黄金的储备量,你们看问题千万不要太简单,任何一个政策背后都有一个背景和战略,你如果看不到国家这些深层次的布局,你根本对这些政策毫无理解。
说到这里,你的问题肯定来了,这些政策会对金价有影响吗?
我告诉你,根本没有影响,国际金价是由美元决定,RMB不决定金价,黄金是硬通货,该投资的完全可以继续投资,不知道怎么投资的, 还不够理解的可以先学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