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多位业内人士确认泉果基金创始人、总经理王国斌因病去世,享年57岁。泉果基金官网当天灰度化,并发布《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由董事长任莉代任总经理。业内同时传出,王国斌此前曾接受肝移植手术但感染未能控制,该说法目前尚未获得权威渠道证实。泉果基金未披露更多细节,仅在公告中表述“因病去世”。这位曾在东方红资管时期奠定公募“长期主义”体系的重要人物的突然离世,使这家成立仅三年的个人系公募再度被推向聚光灯。

从东方红到泉果:个人系公募的崛起与传承
王国斌(1968–2025)曾长期任职于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主导了东方红系列产品体系的构建。2016年离任后,他一度投身一级市场;2020年重返二级市场,与同为东方红体系出身的任莉共同创立泉果基金。两人各持股35%,延续了“研究驱动、集中持仓、长期投资”的风格,成为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个人系公募之一。
泉果基金成立后迅速吸引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加盟,其中包括原农银汇理“明星经理”赵诣,以及从东方红资管转投的刚登峰、钱思佳、孙伟等人。公司定位以主动权益投资为核心,坚持三年持有期产品设计,试图通过锁定资金周期,让投资回归企业长期成长逻辑。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泉果基金公募管理规模约237.9亿元,旗下6只基金,在同类型个人系公募中位列前列。尽管体量不大,但公司在组织结构和研究体系上延续了机构化特征,强调投资与研究一体化。王国斌曾在内部会议中多次强调“投研体系重于产品发行”,并将泉果定位为“做难而正确的事”的长期型机构。
他的离世,也让外界重新关注泉果基金的治理架构。公司此次在公告中同步任命董事长任莉代任总经理,显示治理机制仍保持稳定。业内人士认为,王国斌个人色彩浓厚的管理风格将由制度化流程逐步替代,泉果基金能否在“创始人光环”淡出后维持文化延续,将成为关键。

从高光到压力:旭源基金的现实考验
泉果基金的代表作——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016709),是公司成立后发行的首只公募产品。2022年10月18日成立时募集近百亿元,曾被视为“个人系公募崛起”的象征。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旭源基金合并规模约190.7亿元,占泉果总规模的八成,是公司最重要的“基本盘”。
不过,这只基金的走势并不平坦。成立后经历了长时间回撤,净值一度跌破0.8元。2025年三季度,受AI、半导体等科技板块回升带动,旭源净值增长率达45.58%,期末A类份额净值1.1172元,C类1.1041元。但成立以来较业绩基准仍低约15%,首批投资者的三年锁定期已于10月18日届满,后续是否会出现集中赎回,仍待观察。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泉果基金的现状,是多数个人系公募必须面对的现实:以明星创始人与核心基金经理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在业绩波动或人员变动时,抗风险能力有限。泉果曾凭借“东方红血统”和“长期主义”赢得市场信任,但随着核心人物离世,如何从“个人信任”转向“体系信任”,将成为决定其未来的重要分水岭。
王国斌生前多次强调,泉果的目标并非规模扩张,而是打造具备“长期复利能力”的团队。如今公司进入新阶段,管理层更替或将带来文化与节奏的重塑。任莉代任总经理,被业内视为“管理稳态化”的信号:在创始人离世的突发时刻,公司仍能保持运作平稳、核心产品正常披露,显示出一定的制度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