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欧洲媒体发布的乌克兰前线战报,进入11月9日后,乌军在红军城和米尔诺格勒地区的局势非常糟糕。特别是在俄军控制了迪纳斯区后,俄军开始沿着H-32高速公路推进,并已从南部方向进入了里夫内地区。在红军城外围,俄乌双方在科霍日基内郊区发生了激烈战斗。此前,俄方曾宣称已控制红军城约85%的地区,再加上这几天攻占的新领土,红军城约95%的地区已被俄军控制。乌克兰守军此时被压缩到季米特洛夫南部,俄军则正在清剿季米特洛夫包围圈中的乌军残余部队。外界普遍认为,红军城和季米特洛夫这对双子城的防御体系即将崩溃。
然而,乌克兰军方对此却表现得相当淡定,尤其是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局势可控,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他补充说,乌军在红军城的防线已准备了多套不同的应对方案,包括B计划和C计划。瑟尔斯基坚信红军城-季米特洛夫的双子城防线依然坚固。然而,这一说法引发了外界的疑惑,到底谁在说谎呢?
瑟尔斯基虽然表现出乐观,但也承认了乌克兰守军在红军城面临的困境。他特别提到,在红军城包围圈内,约5万俄军围困了2000多名乌克兰士兵。尽管如此,瑟尔斯基表示,他已下令派遣第425“斯卡拉”独立突击团前往增援红军城。乌克兰军方称,在增援部队到达后,成功遏制了俄军的进攻,并恢复了红军城方向的补给线。

然而,红军城的乌军俘虏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他们表示,红军城的补给线恢复纯粹是谣言,实际上乌军仍在依靠无人机向前线投送有限的补给物资。随着俄军加强封锁,乌军的无人机空投成功率已降到15%。俄军也公开了前线乌军投降的视频,显示季米特洛夫包围圈中的乌军开始主动投降。甚至一些外籍雇佣兵试图伪装成平民逃离,但被俄军识破并逮捕。

包括西方军事专家和乌军退役将领在内的许多人都在呼吁瑟尔斯基尽快下达撤军命令。显然,乌军坚守红军城已没有什么军事意义,保存实力才是明智之举。否则,红军城将成为另一个“巴赫穆特”。
事实上,乌克兰统帅部之所以迟迟不肯下达撤军命令,正是因为红军城的重要性。乌军如果失去红军城,不仅会对士气造成沉重打击,还象征着乌军在战略上遭遇失败。红军城是乌克兰东部的一个重要公路和铁路枢纽,被誉为“通往顿涅茨克的门户”。这里有大型焦煤矿,支撑着乌克兰的钢铁产业。如果红军城被俄军占领,这些重要资源将被用于支援俄军,并扩大俄罗斯的军工产能。
更为关键的是,红军城承担了乌军东部大约70%的弹药、燃料和食品等补给中转任务。如果红军城失守,顿巴斯地区乌军的三大防线将失去一个关键支柱。现在,乌军在顿巴斯地区大约还控制着10%的领土,一旦红军城失守,将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接下来俄军将集中力量进攻康斯坦丁诺夫卡。
可以说,乌军在红军城和顿巴斯战场上已经无路可退,甚至不能退。红军城曾是乌军2024年反攻的关键标杆,乌克兰军队在内部一直宣扬,要向红军城的守军学习。如果乌克兰军方轻易放弃红军城,那么曾经作为标杆的红军城就会成为反面教材,这不仅会影响国内士气,也会动摇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援助信心。
目前,乌克兰军方的部署是:虽然知道红军城已经岌岌可危,但仍然不愿让俄军轻易获得胜利,必须尽力拖住俄军的进攻步伐。有消息称,乌军的防御重点实际上已经转移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乌克兰甚至已预判顿巴斯全面失守的不利局面。因此,乌克兰军方可能会不惜一切代价坚守红军城,为建立新防线争取更多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