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年末的日本经济,终究没能躲过衰退警报。
日本内阁府最新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实际GDP环比萎缩0.4%,按年率计算降幅达1.8%,这是自2024年一季度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在小李看来,看似突如其来的下滑,实则是内外需同时“哑火”的必然结果,而这背后,是日本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集中爆发。

内外夹击
若要探究此次经济萎缩的根源,内外需的同步疲软无疑是核心症结。
从外部来看,美国关税壁垒的冲击堪称致命一击,作为日本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始终居高不下。
日本汽车出口总量中约三成流向美国,这一单一最大市场的风吹草动,都会直接牵动日本车企的神经。

今年9月美日达成的贸易协定,看似是关税从威胁中的27.5%(汽车)和25%(其他商品)下调至15%,但相较于特朗普上台前2.5%的汽车关税水平,仍是大幅提升。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前部分企业为规避关税提前加速出口,造就了前期出口数据的虚高假象,如今政策落地,出口增速环比骤降1.2%,才真正暴露了外需的脆弱性。
这种依赖单一市场的出口结构,本就暗藏风险,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不过是将这种风险彻底摆上了台面。
外需承压的同时,内需的表现同样令人堪忧,三季度日本个人消费环比仅微增0.1%,近乎停滞,住房投资更是暴跌9.4%,延续了疲软态势。

在小李看来,美国关税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日本经济的真正问题在于内外需的结构性失衡:
外需过度依赖单一市场和特定产业,缺乏抗风险能力;内需则被长期的薪资停滞和政策失误所束缚,始终难以形成有效支撑。
这种“两头不靠”的局面,让日本经济在外部冲击面前几乎毫无缓冲空间。

通胀与薪资的致命倒挂
如果说外需下滑是外部冲击,那么内需疲软的背后,是日本民众正在承受的“通胀之痛”与“薪资之困”的双重挤压。
当前日本的通胀,早已不是单一商品的价格波动,而是一场全面的物价上涨潮。
东京10月核心CPI同比上涨2.8%,连续高于日本央行2%的目标,而食品价格的暴涨尤为刺眼:大米类价格涨幅超40%,5公斤装大米均价已突破4300日元,刷新历史纪录。

大米价格的飙升,背后折射出的是政策的摇摆与短视。
前首相石破茂时期通过投放政府储备米稳定物价的有效举措,被新任政府弃之不用,转而推行看似惠民的大米折扣券政策。
讽刺的是,折扣券发放涉及的人工费、邮费竟超过券面本身价值,不仅未能平抑物价,反而因储备米投放减少、新米上市价高,让米价再度“抬头”。

除大米外,10月已有超过3000种食品价格上调,全年预计将有2万种食品涨价,这场涨价潮的势头较去年更为猛烈。
更致命的是,物价疯涨的同时,日本民众的实际薪资却在持续缩水。
8月经通胀调整的实质薪资同比下降1.4%,连续八个月下滑,名义薪资1.5%的增长远不及2.8%的CPI涨幅。
这种“通胀跑赢薪资”的倒挂现象,自2023年起便成为常态,两年间实际工资累计下降超4%。

通胀不可怕,可怕的是通胀与薪资的持续倒挂,这会形成“消费萎缩—企业盈利下滑—薪资增长乏力”的恶性循环。
而日本政府在物价调控上的摇摆不定,以及企业层面薪资谈判机制的僵化,无疑让这场恶性循环难以打破。
相较于欧洲通过薪资谈判机制让工资跟上通胀的做法,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反而导致薪资弹性不足,民生层面的困境,正在不断侵蚀经济复苏的根基。

政策困局
面对经济萎缩的严峻形势,日本政府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高达17万亿日元(约合8270亿元人民币)的振兴经济计划,最快将于本周公布。
与此同时,分析师们已普遍降低对日本央行短期内加息的押注,毕竟在经济衰退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加息无异于雪上加霜。
但在小李看来,这份看似力度空前的刺激计划,更像是一场政治秀,短期可能提振部分数据,长期来看却暗藏更大风险。

日本政府的债务问题早已是沉疴宿疾,此次17万亿日元的新增支出,无疑会让债务规模进一步膨胀。
对于一个债务率本就处于全球前列的国家而言,过度依赖财政刺激无异于饮鸩止渴。
短期的资金注入或许能拉动部分产业,但长期来看,不断攀升的债务会挤压未来的政策空间,甚至可能引发市场对日本国债信用的质疑。

而日本央行放弃加息的选择,也陷入了两难:不加息可能让通胀进一步失控,加剧民生压力;加息则可能让本就疲软的经济雪上加霜,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投资和消费进一步萎缩。
更值得警惕的是,若四季度经济未能回暖,日本将再度陷入衰退通道。
结语
当前的日本经济,就像一艘迷失方向的航船,外有贸易保护主义的风浪,内有民生与债务的暗礁。

17万亿日元的刺激计划难以解决结构性问题,而长期积累的内外需失衡、薪资停滞、政策短视等深层矛盾,并非短期资金注入就能化解。
从长远来看,日本经济要走出困局,仅靠财政刺激远远不够,还需要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拓展多元化的出口渠道。
而债务问题则需要在短期刺激与长期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否则这场经济萎缩或许只是开始,日本经济的复苏之路,恐怕还要在迷航中走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