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7月14日,美国政坛再度因总统特朗普的一番“重大声明”掀起波澜。特朗普在俄乌冲突这一国际焦点问题上,抛出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言论,其核心便是挥舞“关税大棒”,试图以此逼迫俄乌两国在50天内达成停战协议。俄罗斯媒体俄罗斯卫星网在当日对此进行了报道,并附上了相关报道截图,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讲话截图也在网络广泛传播,引发全球关注。
特朗普声称,若俄乌未能在规定时间内达成协议,将对与俄罗斯保持贸易的国家征收100%关税,且后续还可能针对中国和印度等国征收100%以上的二级关税。不仅如此,他还强硬要求欧洲必须出钱购买美国武器送给乌克兰,理由是美国已在俄乌战争中花费约3500亿美元,且将这场战争定义为“拜登的战争”,而非自己的。更令人意外的是,特朗普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态度出现了180度急转,罕见地炮轰普京,甚至讲述了与第一夫人关于和普京通话的对话,以此表明对话毫无意义。
从军事战略层面看,特朗普此举看似强硬,实则漏洞百出。俄乌冲突本质上是地缘政治、民族矛盾等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问题,岂是靠关税威胁就能轻易解决的?美国妄图通过经济手段逼迫俄罗斯就范,却忽视了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强大实力。俄罗斯能源占全球20%,在2024年对美国出口商品价值约35亿美元,主要集中在能源、工业原料和特定高科技零部件领域。美国想直接制裁俄罗斯,基本没戏,所谓的二次关税不过是“指桑骂槐”,暗指中国和印度。这就如同对朝鲜制裁一般,看似声势浩大,实则效果有限。俄罗斯已被踢出swift系统,也不用美元结算,美国根本难以准确掌握谁在与俄罗斯进行贸易,这种制裁手段在执行层面就面临着巨大困境。
二级关税:美国黔驴技穷的“昏招”
特朗普提出的二级关税,并非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关税,而是针对与俄罗斯有贸易往来的国家。这一招看似新颖,实则是美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黔驴技穷的表现。美国想通过这种方式迫使其他国家在俄乌问题上站队,共同向俄罗斯施压,但这种做法无疑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从贸易数据来看,俄罗斯对美国出口数额较少,基本可忽略不计,而对中国出口高达1200亿美元,是对美出口的40 - 50倍。即便特朗普威胁实施二级关税,也难以真正落地。例如缅甸采购俄罗斯武器,美国根本无法有效收取缅甸的关税。而且,如果美国敢对中国、印度等国实施二级关税制裁,必然会引发这些国家的强烈反制。中国和美国互加100%关税、禁止稀土出口美国等反制措施一旦实施,美国将陷入贸易战的泥潭无法自拔。
欧洲国家在这场闹剧中也面临着艰难抉择。斯洛伐克、匈牙利、捷克等国使用俄罗斯能源占比很高,放弃并非易事。能源价格上涨叠加关税提高,美国自身也可能先退缩。美国各大商场备货至少4个月,若真发动二级关税大战,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美国企业也将面临出口困境。此外,美国很多核相关的战略资源还是从俄罗斯进口,特朗普此举无疑是在自断后路。
中俄贸易:坚不可摧的“堡垒”
中俄之间的能源贸易早已脱离了swift结算系统,主要贸易不走海路的比例高达95%,直接靠人民币和卢布结算。这意味着美国即便加到10000%的关税制裁,也基本无法对中俄贸易产生实质性影响。中俄贸易的这种独立性和稳定性,是在长期合作中逐渐形成的,也是双方应对外部压力的重要保障。
在全球能源市场中,俄罗斯占据着重要地位。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打乱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布局,但其他国家对俄罗斯能源的需求依然旺盛。欧洲国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国压力,但在能源问题上也不得不权衡利弊。毕竟,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放弃俄罗斯能源将面临巨大的转型成本和风险。中国、印度等国在能源领域与俄罗斯的合作是基于自身发展需求和战略考量,不会轻易因美国的威胁而改变。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