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俄罗斯50天内不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征收百分百的惩罚性关税”
2025年7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施展他最为擅长的“关税大棒”,这一举动迅速让全球贸易战局重燃硝烟。
然而,在美国国债突破36万亿美元的历史性关头,特朗普——作为一位商业背景的共和党总统,并未沿袭历届政府惯用的美元控制手段,而是果断选择了关税作为武器。
这一举动不禁让人疑问:难道只是因为特朗普本人的独特性格,他才愿意如此偏爱关税战吗?美国真的已经放弃了其他金融手段吗?
黔驴技穷的隐喻
有一个成语叫做“黔驴技穷”,故事中,一只驴与老虎遭遇,老虎因未曾见过驴而暂时心生畏惧,始终不敢轻易接近。但不久之后,老虎逐渐放松警惕,开始试探驴的反应。驴仅仅用后腿踢了一下,却并未采取任何进一步反抗的举动。看到这一幕,老虎认为这只驴毫无威胁,便将其吞噬。这一故事为“黔驴技穷”提供了寓意——指的是一个看似强大的存在实际上已无计可施。
而今天的美国,正如这只老虎,表面上依旧显得强大,但实际上已经用尽了所有手段,内外疲态尽显。
美国过去惯用的“美元潮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美国便开始不断利用低利率放水,通过大规模的资本外流吸引外国资本,待美元涌入其他国家后,美国便通过加息打压经济,制造全球金融危机,进而趁机收割他国财富,确保美元地位和美国财政盈余。然而,随着美国债务达到了36万亿美元的惊人数字,这一惯用手段已经失去了效力。
如今的美国财政赤字庞大,除非通过收割中国等经济大国,否则其他地区和国家的金融利益根本无法填补美国日益扩大的债务缺口。
根据美国政府数据,2025年7月时,美国的国债总额已突破36万亿美元,且每年的利息支出高达1.2万亿美元——这一数字是美国2023年军费的两倍以上。美国政府若继续依赖高利率借款,最终将陷入“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不仅无法偿还债务,甚至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泥潭。
与此同时,随着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推进,全球范围内的“去美元化”浪潮也日益壮大。例如,2024年沙特宣布将与中国进行石油交易时,使用人民币结算,这一举措令“石油美元”地位遭遇重大打击。而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降至不到60%,创下了20年来的最低点。这一变化意味着,美元的全球吸引力正在迅速下降。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也意识到,继续依赖加息政策已无法为美国带来所需的财富,因此,他开始寻求新的出路,关税便成为了他的一项重要选择。
关税战:特朗普的“搞钱术”
“没有人比我更懂关税”——这句特朗普的经典口号,足见他对关税政策的执着与信心。从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无论是与日本、欧盟,还是中国、加拿大等贸易伙伴,美国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遭遇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冲击。
那么,为什么特朗普如此迷恋“关税大棒”?其根本原因非常简单:关税为美国政府带来一条快速的财政收入来源,可以帮助缓解其庞大的债务压力。
正如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的一段台词所说:“只有架起锅子煮白米,没有架起锅子讲道理。”美国政府的财政窘迫,让关税成为了一个迅速见效的“及时雨”。
根据CNN报道,美国对欧盟、日本、中国等多个国家加征关税后,仅在2025年6月,关税政策就为美国带来了高达270亿美元的财政盈余。更进一步,白宫甚至宣称,如果对俄罗斯加征100%的惩罚性关税,美国有望从中获得50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由此可见,关税的“盈利效应”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加息手段,且其速度与效果都显得更加迅猛和直接。
更重要的是,关税政策还迎合了特朗普政府推行的“产业回流”战略。特朗普坚信,只要对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外国商品价格上升,就能迫使美国企业将生产线重新带回本土。
一个例子便是,2024年5月,美国宣布对来自亚洲的芯片加征45%的关税后,英特尔公司迅速决定在美国俄亥俄州投资200亿美元建设新厂,直接响应了美国政府的政策。
关税政策的成功实践让特朗普更有信心推进“关税战”,甚至将其视为一项多重利益的战略工具,既能促进国内产业回流,又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多的政治与经济利益。
关税战的风险:短期利益难掩长期隐患
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非没有风险。关税的实施可能会引发全球范围的贸易报复,甚至可能导致美国在政治与经济上逐渐孤立。
自2025年2月1日特朗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以来,美国已对多个国家发起了关税攻势,无论是欧盟、日本等传统盟友,还是中俄等对立国家,甚至连南美的巴西也未能幸免。正如力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关税的冲击注定是一条双向道路,其他国家自然会采取报复措施。
根据塔斯社报道,欧盟已决定对美国波音飞机和汽车等商品加征720亿欧元的惩罚性关税,以此反击美国的关税政策。而中国也通过对美农产品加征关税,在2025年上半年导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暴跌了30%。
当美国的“经济朋友圈”越来越小,特朗普一手打造的关税战局能否持久,仍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更令人堪忧的是,特朗普的政策过于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却忽视了长远的政治布局。正如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所言:“关税是一场政治赌博,赢了是英雄,输了就是笑柄。”
若特朗普的关税战未能实现预期中的经济回报,他所面临的政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在2026年中期选举时,共和党可能失去众议院,而特朗普也可能成为“背锅侠”,与历史上其他未能兑现承诺的政治人物一样,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结语
关税战在特朗普手中,成了一把双刃剑。短期内或许能够为美国政府带来一些财政收入和产业回流的成果,但长期来看,它可能引发的全球报复、削弱美国经济的后果,以及对特朗普政治声誉的负面影响,都值得深思。特朗普的冒险是否会带来持久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时间将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