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将不再延长8月1日的加征关税期限。
美国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
当地时间27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已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对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特朗普表示,欧盟将比此前增加对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欧盟将购买美国军事装备,并将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特朗普表示,有关钢铁和铝的关税将保持现状,能源是这份协议的关键部分,协议将有利于汽车行业,对农业也将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将在芯片领域投入大量精力,英国首相对这份协议感到高兴。
卢特尼克表示, 美国将在两周之内确定有关芯片的关税政策。
特朗普表示,美国正在考虑与其他三到四个国家达成协议,大多数协议都将涉及确定的关税,美国会对其他国家保持低关税,各国会在未来一周收到澄清或确认函,确认关税函将于8月1日前发出。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与美国双方同意实行统一的15%关税税率,包括汽车在内的各类商品将适用该关税标准。冯德莱恩称,这些与美国的贸易协议将为市场带来稳定性。
德国商界批评欧美贸易框架协议
当地时间27日欧盟与美国就双方贸易问题达成框架协议。对此,德国经济界批评声音四起。
据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计算, 15%的普遍关税以及更高的钢铁和铝关税将导致德国GDP在一年内下降0.15%,相当于减少65亿欧元,而欧盟整体GDP将下降0.1%。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利安·辛茨尖锐指出, 将关税降至15%的协议是“一笔糟糕的交易,与特朗普政府30%的关税威胁相差无几”。他强调:“为此不惜破坏基于规则的全球贸易体系,我认为是重大战略失误。”
辛茨进一步警告,即便15%的协议也将“以损害世贸组织权威为代价,从长远看无疑是错误方向”。他建议欧盟应当联合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和韩国等理念相近国家组建联盟,而非被美国各个击破。“这样我们才能在华盛顿获得重要筹码”,从而有效制衡关税威胁。
德国商界的初步反应中也未见丝毫欣慰。“这份协议是个痛苦的妥协”,德国批发、外贸与服务联合会(BGA)主席迪尔克·扬杜拉表示,“每一个百分点的关税都嫌太多。这种关税加征对我们许多商户构成生存威胁。”他称这是“对外贸的沉重打击”。
德国工业联合会(BDI)执行委员会成员沃尔夫冈·尼德马克指出:“该协定是个不充分的折中方案,给大西洋两岸紧密交织的经济体发出了危险信号。”欧盟为与美国达成协议,不得不承受高额关税的代价。毕竟即便是15%的关税税率, 也将对出口导向的德国工业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首席经济学家约翰内斯·格南特指出:“15%的美国关税将明显削弱德国机械与设备制造的竞争力,特别是那些与美国供应商直接竞争的企业。”该协会调查显示,在10%关税税率下,已有43%的企业认为其竞争力会受到“强烈”或“非常强烈”影响。格南特警告称:“15%的关税显然已进入危险区间。”
德国《商报》在一篇题为《欧洲在关税争端中向特朗普屈服——代价高昂》的评论文章中认为,“西方两大经济体集团之间的贸易往来将变得更加困难且成本更高。无论短期还是长期,这都将损害欧美双方的利益。冯德莱恩曾提到跨大西洋关系需要进行必要的重新平衡。如今这种调整已成现实,而天平明显向不利于欧洲的方向倾斜。”
关税依然很高 芬兰外贸和发展部长称欧美贸易协议不值得庆祝
就欧盟和美国最新达成的贸易协议,芬兰外贸和发展部长维勒·塔维奥当地时间27日表示, 该协议虽然平息了局势,但却没有带来任何高兴的理由,关税水平依然很高。“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不是一个非常可持续的协议,但我们拭目以待。”
塔维奥表示,他期待欧盟委员会提供有关该协议内容以及欧盟成员国对此想法的详细信息。塔维奥称,由于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谈判,全球贸易政策变得相当紧张,全球贸易变得不稳定。
来源:中国经济网微信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
监制:徐向梅审核:于浩
编辑:王俊杰 校对:赵以纯(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