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本田汽车公布了2026财年第一财季(2025年4-6月)财报,核心数据全线飘绿。其中最触目惊心的是净利润同比暴跌50.2%,仅录得1966.7亿日元(约合95.78亿元人民币),下滑幅度超过一半。经营利润同样惨淡,同比下降49.6%至2441.7亿日元(约合118.91亿元人民币),近乎腰斩;销售净额则小幅下滑1.2%至5.34万亿日元(约合2600.53亿元人民币)。
本田
对于业绩大幅下滑,本田官方在财报中将矛头直指美国的高额汽车进口关税。今年4月,美国方面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加上原有的2.5%基础税率,进口汽车面临高达27.5%的总关税。
这一政策对本田造成了立竿见影的打击。仅在第一财季,关税措施就使本田经营利润减少了约1250亿日元。除了关税压力,日元走强也成为拖累业绩的重要因素。
此外,本田在财报中还披露了一项与电动汽车相关的一次性费用支出,金额约为1130亿日元。这一数字折射出传统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面临的巨大成本压力。
本田季度净利润下滑过半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面对一季度业绩“滑铁卢”,本田却上调了全年业绩预期。公司将2026财年(2025年4月-2026年3月)的经营利润预测从5000亿日元提升至7000亿日元(约合340.89亿元人民币)。
这一调整可能主要基于两大因素:对关税影响的重新评估和汇率前提的修正。7月达成的美日双边贸易协议带来了关税下调的曙光。
根据协议,美国对日本汽车出口的关税税率将从27.5%降至15%,预计这一新税率将于9月正式生效。
基于此,本田大幅下调了全年关税影响的预估——从5月份预测的6500亿日元减少至4500亿日元。汇率方面,本田预计美元兑日元平均汇率将维持在140,较此前预测的145有所走弱。
本田上调全年业绩预期
尽管上调了利润预期,不过本田7000亿日元的全年经营利润预测仍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8962.4亿日元。同时,公司维持了全球零售销量362万辆的预测不变。
应该说,目前本田的业绩表现,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其全球市场布局的结构性问题。近年来,本田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显著加深。
2025年上半年,美国市场约占本田全球销量的41%,较2024年全年的37%和2022年的26%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本田在其他主要市场表现疲软。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本田6月销量同比下降15.2%,上半年销量下滑幅度更大。
本田
根据本田官方发布的数据,2025 年 1-6 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 315,152 辆,相较 2024 年同期的 415,906 辆,同比下滑 24.2%。
中国市场的表现,应该主要源于电动化转型迟缓。2024年,本田在华电动车型(包括e:NS1和e:NP1)等,市场表现均有较大提升空间。
同时,一度表现强势的燃油车领域也受到中国本土品牌的强力冲击,即使终端优惠较大,销量仍难免受到冲击。
车宇世界认为,本田目前的业绩表现并非个例,整个日本汽车行业都笼罩在关税和转型的双重阴影下。
本田
日产已连续四个季度亏损,第一财季净亏损达1157亿日元;马自达则由去年同期的盈利498亿日元转为亏损421亿日元。
丰田同样预计第一财季经营利润将下降31%。不过,面对行业态势,本田已经开始战略调整。今年5月,公司宣布将削减超过20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投资,并推迟了在加拿大建立电动汽车生产基地的计划。
同时,本田计划加强混合动力车型的开发,推出多款改款混合动力车型。这种“战略收缩”反映了传统车企在电动汽车需求增长放缓背景下的现实考量。
本田
本田北美工厂的生产线仍在运转,墨西哥和加拿大的生产基地正加急调整产能布局,以最大限度利用美墨加贸易协定的免税优惠。中国市场的电动化产品线也在加速布局,计划2027年前推出10款纯电动车型。
当关税壁垒与转型阵痛的双重压力逐渐缓解,本田上调后的7000亿日元全年利润预期能否实现,或将成为检验其战略调整成效的关键指标。
在此,我们希望本田通过调整迅速取得更好的销量成绩和业绩表现,从而获得更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最后,本文涉及到的本田业绩、销量等来源于本田官方或权威媒体消息,仅供参考,具体以本田官方消息为准。
本文声明:
本文为车宇世界原创文章,总第11856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