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邓军 编辑/赵乾坤】
综合国际旅游媒体《旅游周报》(Travel Weekly)、《邮轮行业新闻》杂志(Cruise Industry News)等外媒报道,重庆冠达世纪游轮有限公司(下称:世纪游轮)已与瑞士联合水道公司(United Waterways,下称:联合水道)签署全面战略服务协议。根据协议,Concordia Damen 造船厂将为世纪游轮建造一艘名为“世纪之星”的河轮,该船将投入欧洲航线运营。
《邮轮行业新闻》杂志报道称,世纪游轮首席执行官Alex Ye指出:“欧洲是公司的战略增长市场。作为我们在欧洲的合作伙伴,联合水道在基础设施和法规合规方面的深厚专业知识,使我们能够自信地向客户充分展现欧洲水道的丰富文化魅力。”
《旅游周报》的报道同时提及,世纪游轮尚未透露“世纪之星”号的具体运营启动时间及航线。
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冠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世纪游轮创始人彭建虎向观察者网介绍,新建的“世纪之星”号河轮长135米,载客量174人,总投资额暂定为2850万欧元(约合2.37亿元人民币),预计在2026年9月投入运营。
此外,世纪游轮将投资1260万欧元(约合1.05亿元人民币)在瑞士设立新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世纪游轮)。该新设公司将与联合水道的关联公司共同投资开发河轮。其中,合作方主要获取光船租赁的固定收益,新设公司则主要获取河轮产品销售与航线运营的收入。未来,该新设公司将作为世纪游轮在欧洲的区域经营中心,负责其“欧洲系列”河轮的运营。
据媒体报道,乘坐河轮观光在欧洲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旅游方式,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且市场持续增长。经营欧洲河轮业务的公司数量逐年上升,知名品牌包括维京游轮 (Viking Cruises)、阿玛河轮 (Ama Waterways) 等,此外还有许多小型和地区性的河轮公司。
近年来,随着赴欧中国游客数量增加,欧洲河轮观光也日益受到中国游客欢迎,成为探索欧洲的新途径。为此,欧洲河轮公司纷纷推出针对中国游客的产品与服务,部分知名公司甚至在船上提供各种中文服务和中式餐饮,以满足需求。这为欧洲河轮产业带来更多增长机遇。该市场蓬勃发展的态势,也为世纪游轮的欧洲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世纪游轮提供给观察者网的内部资料显示,世纪游轮已在长江上形成集河轮自主设计、自行建造、自力运营、自主营销,以及港城接待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世纪游轮自2017年起便开始尝试拓展欧洲市场业务,并于2023年全面推进欧洲河轮运营,航线覆盖多瑙河与莱茵河,每年组织上万名中国高端游客赴欧,开展常态化包船运营。2024年,其欧洲航线载客率达78%,其中60%为高端商务客群。
彭建虎表示,随着公司全球化战略深入,原先在欧洲河轮市场采取的低利润率包租经营模式已不适应未来发展需要。通过“合作造船+光船租赁”模式,世纪游轮未来将拥有自有河轮资产,从而掌控核心利润环节,提升项目盈利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除世纪游轮外,近年还有多家中资背景邮轮品牌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例如,星途游轮(中资内河游轮企业)进军欧洲,66度探险邮轮(中国首个极地探险邮轮品牌)也进入欧洲市场。其中,星途游轮实现了从传统租赁商向船东、运营商及资源整合方三位一体的转型,66度探险邮轮则采用自购船舶运营模式。
对于中资河轮和邮轮品牌在出海过程中如何选择经营模式以应对市场挑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常务副会长郑炜航向观察者网表示,在出海初期,本土品牌不必拘泥固定模式,能够获得市场认可并实现盈利即为可行之道。他强调,无论是服务中国还是国际游客,中国品牌都需要在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和提供差异化特色服务方面持续深耕,方能有效提升海外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