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天,国际政坛发生了一件颇为引人注目的事情。

巴基斯坦为争取美国的支持,投入了近500万美元,签约了六家游说公司。这些游说公司在华盛顿展开了积极的运作,没过多久,白宫就决定降低对巴基斯坦的关税,这一措施在亚洲主要经济体中显得相当少见。更令人惊讶的是,特朗普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从过去的批评和指责巴基斯坦只会撒谎和欺骗到如今的公开赞扬,并与巴基斯坦军方的最高领导人共进私人午餐。这样的变化,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巴基斯坦这次的游说行动,光从游说公司的人选和背景来看,就能看出它背后的雄厚投入。这些公司要么由特朗普的亲信领衔,要么核心成员与特朗普关系密切。比如,标枪顾问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是特朗普集团的前高管乔治·索里亚尔,另一个是特朗普的前保镖基思·席勒。值得注意的是,基思·席勒不仅仅是个保镖,他曾在特朗普第一次当选总统时,担任过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运营主任,直接接触到政府的核心权力圈。此外,史奎尔帕顿博格斯律所的团队成员中,还包括特朗普的前经济顾问埃弗雷特·艾森斯塔特和前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这些人的专业背景和人脉,为巴基斯坦推动美国政府改变对其政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初看这些公司,似乎只是名义上的挂名而已,但实际上它们的合同中明确写出了要直接向特朗普政府展开游说,推动关税和贸易议题,并且安排双方商定次数的会面,推动巴美白宫层面的互动。在四月份,巴基斯坦与塞登律师事务所签订了价值百万美元的合同,不久后又与标枪顾问签约。这时,巴印关系正处于紧张状态,4月22日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恐怖袭击,造成26人死亡,双方的紧张局势几乎接近战争。就在这种关键时刻,巴基斯坦的游说团队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几个月后,巴基斯坦军方最高领导人赛义德·阿西姆·穆尼尔元帅专程前往华盛顿,先与标枪顾问的负责人进行了会面,6月18日他甚至走进了白宫,与特朗普共进了私人午餐。值得一提的是,以前巴基斯坦的军方领导人要见美国总统,通常需要带上文职官员,而这次单独会面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尽管巴基斯坦方面没有透露午餐的具体内容,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顿饭背后,游说团队的作用不可忽视。

从这场游说行动来看,巴基斯坦成功争取到美国政策的调整,几乎是与游说活动同步进行的。4月2日,特朗普曾宣布对巴基斯坦商品加征关税,但紧接着,巴基斯坦便与游说公司签署了合同。四个月后,特朗普不仅将巴基斯坦的关税大幅降低,反而将印度的关税提高了50%。此前,巴基斯坦的关税比印度要高得多,这一调整使得巴基斯坦在贸易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南亚研究所的前主任迈克尔·库格尔曼直言,这一变化与游说团队的作用密切相关。游说团队负责推动关税议题,结果巴基斯坦的关税得以下调;同时,他们也推动了经济合作,使得美国对巴基斯坦的矿产和能源领域表现出浓厚兴趣。巴基斯坦则通过公开称赞特朗普促成了与印度的停火,并提名他角逐诺贝尔和平奖,进一步加强了与美国的关系。反观印度,总理莫迪拒绝了这两项提议,明确表示美国在停火过程中并未发挥作用,特朗普自然更倾向于巴基斯坦。

除此之外,巴基斯坦还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回报,包括推进价值5亿美元的矿产开采协议,并向美国开放农产品市场。特朗普政府一直重视经济利益,巴基斯坦的这一系列举措,加上游说团队的积极推动,最终促使美国政府调整了对巴基斯坦的政策。 更为关键的是,特朗普政府当时正处于放宽对外国游说的限制时期。司法部长帕姆·邦迪曾是游说界的人物,她解散了负责调查游说腐败案件的外国影响力特别工作组,并缩小了《外国代理人登记法》的适用范围,这为巴基斯坦的游说行动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与此同时,印度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采取行动。4月,印度与由特朗普长期顾问贾森·米勒运营的SHW伙伴公司签订了合同,并在夏季又聘用了水星公共事务公司,但此时巴基斯坦已经将游说投入提升至印度的三倍,导致巴美关系迅速升温,而美印关系则持续恶化。巴基斯坦通过这波高价游说,显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巴基斯坦这次花费近500万美元,成功换来了美国低关税、高层次会晤以及特朗普政府的认可。这一事件也让我们看到了,除了公开的外交互动,专业游说团队通过圈层渗透对他国政策的影响力,已成为国际政治中一项重要的手段。 本来我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外交突破,但仔细分析后发现,这背后充满了精确的布局。巴基斯坦不仅找对了特朗普身边的关键人物,还准确掌握了特朗普政府的利益需求,并巧妙地抓住了政策宽松的窗口期。相比之下,印度在态度上不够灵活,游说布局也滞后了一步,最终被巴基斯坦超越,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的来说,这一事件揭示了国际政治中的利益博弈。外国政府聘请美国游说公司并非新鲜事,早在1938年就有相关法律要求登记。但像巴基斯坦这样,在投入规模、团队配置和效果上都达到如此精准和显著的案例,实属罕见。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类似的操作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国家在开展外交活动时,也许需要更多地关注这种隐形的影响力。毕竟,在利益面前,精确的布局和找对方向,往往能够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