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方迟迟不发邀请函,特朗普颜面扫地,“掀桌”报复:100% 关税砸向中国
创始人
2025-05-28 08:56:00
0

据界面新闻报道,近日,该协会公开反对美国政府拟对中国制造的船到岸(STS)起重机加征100%进口关税的提议,引发国际舆论对当前中美经贸博弈的关注。这场由关税政策引发的争议,背后折射出近期中美外交互动中的微妙博弈——从特朗普释放访华意愿遭冷处理,到美方以关税手段“掀桌”报复,双方围绕经贸议题的角力正呈现新的复杂态势。

5月16日,特朗普在结束对中东三国的访问后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主动释放愿访华的信号,强调中美关系“非常重要”。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其试图通过“低姿态”外交为后续经贸谈判铺路的策略。然而,自特朗普公开表达访华意愿后,中方并未如美方预期般迅速回应——截至5月19日,中美双方均未公布相关访问安排,中方的“冷处理”让特朗普政府陷入被动。

特朗普访问沙特(资料图)

事实上,特朗普的这一策略带有明显的“极限施压”色彩。其惯用的外交逻辑认为,通过公开释放善意但保持“被动”姿态,可迫使对方在谈判中先让步。但此次中方的应对打破了美方预期:一方面,中国外交体系向来以“原则性”和“战略性”为导向,不会因外部压力而仓促作出反应;另一方面,美方近期在经贸领域的一系列举动,早已透支了中方对其谈判诚意的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此时急于访华,与美国国内经济压力密切相关。数据显示,进入2025年5月,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攀升,而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政策导致国内消费市场疲软。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对华经贸谈判缓解国内压力,尤其是希望中国在农产品采购、能源进口等领域作出让步,以提振美国出口数据。但中方对美债的持续减持(已降为美债第三大持有国),以及在芬太尼管控等议题上的强硬立场,让特朗普意识到,若不亲自推动高层对话,难以打破当前僵局。

面对中方的“冷处理”,特朗普政府选择以关税手段“报复”。5月19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召开公开听证会,提出两项涉华关税提案:一是对中国产岸桥起重机加征100%进口关税,二是对集装箱、底盘等货物装卸设备加征20%-100%关税。表面上看,此举旨在“保护美国本土制造业”,但实际操作中却暴露多重矛盾。

港口(资料图)

首先是产业现实与政策目标的脱节。美国港务局协会(AAPA)总裁加里·戴维斯在听证会上明确指出,美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已无STS起重机生产商,本土供应链的缺失意味着加征关税无法催生新产业,只会推高港口运营成本。该协会测算,若相关关税落地,未来十年美国公共港口将承担近67亿美元的额外开支,这些成本最终将通过运输链条传导至消费者,加剧通胀压力。

其次是全球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能够提供大型港口起重机的企业主要包括中国振华重工、日本三井E&S、欧洲科尼和利勃海尔。但后三家企业的产能总和仍无法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中国占据全球港口起重机市场超70%的份额。美国若强行排除中国产品,不仅将导致本土港口升级计划延迟,还可能引发全球物流体系震荡——这一点连美国航运商会会长凯西·梅特卡夫都公开承认,称美方此举“与正在进行的中美贸易谈判目标背道而驰”。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特朗普政府正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从历史脉络看,美国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已多次对华发起“精准打击”,此次针对港口设备的关税战,本质上是其“小院高墙”战略的延续。正如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所言,美方试图通过关税壁垒剥夺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和参与全球供应链的权利,这种带有冷战思维的“零和博弈”,不仅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也与全球化趋势背道而驰。

面对美方的极限施压,中方的反制措施呈现出“层次化”和“精准化”特点。在特朗普释放访华信号后,中方并未急于回应,而是用实际行动表明谈判立场:一方面,继续减持美债,以金融手段对冲美方经济胁迫;另一方面,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发起强势反击。

5月21日,针对美国商务部禁止全球使用华为昇腾芯片的“指导意见”,中国商务部发出严正警告:任何组织或个人协助执行美方制裁措施,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一表态打破了以往“敦促美方纠错”的常规措辞,首次将第三方纳入反制范围,释放出“谁敢当帮凶,就追究谁”的强烈信号。

这种反制逻辑的转变,反映出中方对中美博弈性质的判断已发生深刻变化。过去美方常以“单边制裁”施压,但此次通过“长臂管辖”迫使第三方选边站队,本质上是在构建对华“科技封锁同盟”。中方的回应则直接瞄准其“联盟战略”的脆弱性——毕竟,全球多数国家不愿在中美之间“二选一”,更不愿为美国的霸权私利牺牲自身利益。

特朗普(资料图)

值得关注的是,中方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突破,正逐步消解美方的封锁效力。公开信息显示,中国已实现7nm制程芯片的量产,3nm技术研发进入关键阶段。这意味着,美国试图通过技术垄断迫使中国在经贸谈判中让步的策略,正随着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逐渐失效。正如业内分析指出,美西方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卡脖子”,最终将加速中国突破技术壁垒的进程,形成“越封锁越强大”的反效果。

从历史经验看,中美经贸摩擦的历次缓和,均建立在双方“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2024年日内瓦会晤后,双方曾就农产品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达成初步共识,但美方后续在半导体领域的“毁约”行为,直接导致谈判信任受损。如今,特朗普若真想推动对话,需先展现停止单边制裁、尊重中国发展权的诚意,而非将访华作为施压筹码。

对于国际社会而言,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和产业链安全。美国港口协会、航运商会等业界力量的公开反对,已表明美方激进政策的“民意基础”薄弱。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更应倾听理性声音,摒弃“零和博弈”的过时思维,以务实态度回到谈判桌前。毕竟,在全球化深度交融的今天,任何“掀桌”式的对抗,最终伤害的都是双方乃至全球的共同利益。

相关内容

联想上海基金成立,首期10...
投资界消息,2025联想创投CEO年会11月8日在上海举办。会上,...
2025-11-10 17:41:16
金盘科技(688676)披...
截至2025年11月10日收盘,金盘科技(688676)报收于91...
2025-11-10 17:41:14
华鑫股份:华鑫证券成功发行...
华鑫股份(600621)发布公告,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华鑫证券有限责任...
2025-11-10 17:41:03
微软又有新套路!用必应搜索...
快科技11月10日消息,微软推广自家产品又有了新手段,Window...
2025-11-10 17:41:00
欧洲股指期货持续上涨
每经AI快讯,11月10日,欧洲股指期货持续上涨,欧洲斯托克50指...
2025-11-10 17:40:58
湖南黄金增资至15.63亿...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湖南黄金(002155)发生工商变更,注册...
2025-11-10 17:40:53
企业文档加密软件精选:盘点...
在数字经济时代,商业机密、研发图纸、客户数据等核心资产的安全直接决...
2025-11-10 17:40:42
原创 ...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7日在国会上表示,如果“台湾有事”,日本或将...
2025-11-10 17:39:37
原创 ...
最近国际经济和贸易的格局发生了剧变,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2025-11-10 17:39:31

热门资讯

金盘科技(688676)披露向... 截至2025年11月10日收盘,金盘科技(688676)报收于91.01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27...
合煦智远诚正30天持有期债券增...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0日讯 近日,合煦智远基金公告,合煦智远诚正30天持有期债券增聘刘武健。 刘武...
白银有色设立15亿元子公司进军... 11月10日,白银有色(601212)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11月6日设立的甘肃红鹭黄金有限公司...
ETF主力榜 | 货币ETF(... 2025年11月10日,货币ETF(159001.SZ)收平,主力资金(单笔成交额100万元以上)净...
原创 不... 近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突然对中国发出了威胁,表示如果中国继续限制稀土出口,美国就会继续加...
原创 赶... 在美国政治舞台上,特朗普向来是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从他执政时期的税改政策到最近他提出的“红利计划”,...
每人2000美元?特朗普扬言要...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周日表示,特朗普总统此前所提出的“每位美国人至少2000美元的关税红利”的...
上海黄金交易所:取消东方金钰会... 上海黄金交易所11月10日公告,因东方金钰股份有限公司长期未履行会员基本义务、经营不善且存在严重法律...
景顺长城基金的机器人50ETF... 11月10日,机器人50ETF(159559)报收1.339元,收跌1.18%,成交金额1.17亿元...
华安基金的电子50ETF(51... 11月10日,电子50ETF(515320)报收1.231元,收跌1.04%,成交金额740.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