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7月1日,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向全世界抛出一颗重磅炸弹:如果美日之间无法达成协议,日本输美商品的关税将大幅提高,税率可能达到30%至35%,远远超出了此前预期的24%。他毫不掩饰自己对日本的不满:“他们被宠坏了”,并且批评日本在贸易上对美国极其不公平,特别是日本拒绝进口美国的大米,却让数百万辆日本汽车涌入美国市场。
这一声明迅速引发了东京市场的剧烈反应。第二天,日经指数开盘即暴跌了1.35%,市场恐慌情绪蔓延。面对特朗普的强硬态度,日本官员紧急发表声明,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重申:“我们不会为了达成协议而牺牲农业”,首相石破茂也在国会中严正表态,称这一局面为“国难”,必须采取万全之策应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已如刀尖般深深刺入了日本经济的命脉。
一、关税威胁升级:特朗普的“最后通牒”
特朗普此番大幅加税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其推行的“对等关税”战略的一部分。今年4月,特朗普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差异化关税,并将日本列为24%关税的目标国(其中包括10%的基础关税和14%的附加税)。尽管给了日本90天的缓冲期,税率降至10%,但这一期限将在7月9日到期。如今,特朗普提出的35%关税税率,实际上是他施加极限压力的谈判武器。
特朗普的核心诉求直指美日贸易长期失衡。他不断强调日本不仅拒绝购买美国汽车,还对美国产品进行倾销,尤其是大米。特朗普特别提到,日本拒绝进口美国大米,使得日本国内的大米价格暴涨(例如5公斤的大米售价已经达到了4285日元,比去年翻了一倍),同时,美日之间还存在着“千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在特朗普看来,日本长期以来通过不公平的手段“敲诈”美国,现在是时候通过关税来纠正这种“不公”了。
白宫的战略方向也已经发生了转变:美国政府将搁置与日本的谈判,转而优先与其他更为“配合”的国家如印度达成协议,意图明显是在孤立日本。
二、日本的“国难”:夹缝中的两难抉择
在特朗普加大关税威胁的同时,日本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日本政府此时处于一个三重困境之中:
- 经济命脉受威胁:日本的汽车产业占GDP的近10%,且雇佣了大约8%的人口。若日本的汽车出口面临25%的关税,并且普遍关税增至35%,将给丰田、本田等大公司带来毁灭性打击。尽管日本的5月汽车产量比4月增长了2.5%(主要是企业提前出货以规避风险),但总体工业产出仅增加了0.5%,远低于预期的3.5%。
- 农业政治雷区:特朗普要求日本开放大米市场,这对于日本的农业保护主义来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自民党长期依赖农村票仓,石破茂明确表示不能为了迎合特朗普的要求而牺牲农业保护政策。农林省也表示将“最大化国家利益”,并指出农业游说集团的巨大政治阻力,使得日本政府难以采取类似中国那样的强硬反击措施。
- 选举倒逼妥协:日本参议院选举将在7月20日举行,任何在贸易问题上的让步都可能引发选民的不满。目前已有68%的日本民众表示“不信任美国”,使得政府在谈判中面临严重的压力,几乎没有太多的谈判空间。
为应对这一困境,日本政府紧急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补贴能源费用、放宽雇佣补助政策、刺激内需等。此外,还考虑下调2025财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将其从1.2%降至不足1%。然而,这些措施仍难以解决贸易战带来的根本问题。
三、反华同盟?日本的战略考量
特朗普曾尝试拉拢日本加入“反华经济同盟”,要求日本配合美国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和加征关税。然而,这一提议触及了日本的战略软肋:
- 经济依赖中国: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如果日本按照美国的要求与中国脱钩,将失去这一巨大的市场,并且无法确保美国将继续做出妥协。
- 产业竞争本质: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这直接与日本在汽车和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利益发生冲突。即便日本短期内能够通过关税豁免换取一些缓解,但从长远来看,这会削弱日本的产业竞争力。
日本政商界对此普遍持反对意见。虽然石破茂在联合声明中表示要“对抗中国经济攻势”,但实际上他在行动上保持谨慎,避免卷入中美全面对抗的漩涡。对日本而言,维持与中国的战略平衡,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四、贸易战的硝烟与未来
随着7月9日的最后期限临近,日本的应对策略日渐紧迫。未来可选择的路径越来越狭窄:
- 局部让步:日本可能在非敏感领域扩大美国能源、军购等产品的进口,以换取部分汽车关税的豁免。然而,这种让步无法满足特朗普提出的35%关税要求。
- WTO诉讼:日本可以选择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诉讼,挑战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的行为违反了国际规则。但WTO诉讼周期漫长,显然无法解决眼下的紧急问题。
- 精准反制:虽然日本难以全面报复美国,但可以针对特定美国农产品、波音飞机等实施对等措施,以示回应。
无论日本选择哪种方式,制造业的寒冬已经来临。日本央行已将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从1.1%下调至0.5%,经济学家警告称,除非贸易谈判能够取得突破,否则日本的生产活动将持续萎缩。
在这场贸易战的硝烟中,日本正站在悬崖边缘。特朗普提出的35%关税威胁,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游戏,它更深刻地颠覆了战后美日关系的框架——当日本收到那封决定未来命运的信函时,它将不得不在牺牲百年积累的产业链与直面经济危机的深渊之间做出选择。
而东京的挣扎,实际上也反映了全球化裂痕的缩影:曾经的盟友,在“美国优先”政策的笼罩下,沦为博弈中的筹码。多边秩序在单边主义的大棒面前四分五裂。当石破茂坚称“不会因期限而牺牲国家利益”时,日本所剩的筹码,或许仅仅是作为全球经济强国的最后尊严——即便这背后,已经是深渊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