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全球晶圆代工霸主台积电,二季度狂赚创新高,净利暴涨60%,却被美国关税阴云罩顶,第四季业绩或遭重创!面对AI芯片市场的爆发性需求,台积电虽然信心满满,预计第三季营收继续强劲,但未来充满变数,尤其是美国不断升温的贸易战和关税压力,让这家半导体巨头不得不收紧预期,谨慎应对。
台积电的第二季度财报无疑让所有人瞠目结舌:净利润高达3983亿新台币,同比暴增60.7%,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惊人数据不仅远超市场预期,更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显示台积电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绝对统治地位。但这背后,却暗藏着巨大风险。美国针对半导体产业的贸易政策如悬剑,随时可能落下,打击台积电的全球布局和盈利前景。
台积电CEO魏哲家在发布会上直言不讳:“我们已经开始认真考虑美国关税及其他不确定因素的潜在影响,因此调整了更加保守的策略。”这番话透露出浓浓的忧虑。 虽然目前客户还未显现明显的采购变化,但这种紧张局势无疑给台积电蒙上阴影。尤其是在第三季旺季来临,AI芯片需求爆发,英伟达获得美国政府允许向中国销售H20 AI芯片,这一利好消息暂时为台积电打了一剂强心针,但关税风暴仍在蠢蠢欲动。
我们不得不看到,美国政府的半导体政策如同一把双刃剑。表面上,美国鼓励半导体产业回流、加大投资,但暗地里却对台湾施加沉重关税压力,妄图扼杀台积电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台积电不仅要应对技术和市场的挑战,更要在这场大国博弈中寻找生存之道。尤其是在台湾对等关税高达32%的阴影下,台积电未来的成本和利润空间将被不断压缩。
除了关税,台积电还面临着汇率变动的巨大压力。新台币兑美元自年初以来升值12%,这对以美元计价收入为主的台积电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公司预计第三季度毛利率将从58.6%下降到55.5%-57.5%,不仅因为汇率因素,也因为台积电加快美国和日本新工厂的资本投入。全球制造业回流趋势迫使台积电在美日大规模布局,巨额投资短期内必然压缩利润空间,但从长远来看,这或许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唯一出路。
台积电去年股价曾因行业景气度高涨暴涨80%,但今年以来仅小幅上扬5%,投资者信心明显受损。这一切都表明,市场对美国关税政策的担忧已经开始影响资本市场对台积电的估值预期。
台积电的挑战绝不仅仅是关税本身,更是全球供应链重构和地缘政治紧张的综合体现。美中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台积电作为全球芯片供应链的核心,成了大国博弈的“软肋”和“筹码”。 一方面,美国需要台积电支持本土半导体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又试图限制台积电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和供应,这种矛盾让台积电左右为难。
AI芯片需求的爆炸性增长本应是台积电的黄金时代,但现在这场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游戏,让人不得不对半导体行业未来的发展充满疑问。台积电要想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仅仅依靠技术领先,更要在国际政治与经济摩擦中找到平衡点。
结局会如何?台积电能否抵御美国的关税夹击,继续在晶圆代工领域保持霸主地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重构会否因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而加速倒退?台积电未来的营收是否还能保持高速增长,还是将被关税和汇率压力拖入低谷?这一切,都是悬在半导体产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台积电和整个半导体产业,正站在全球科技战的风口浪尖。每一步棋,不仅关乎企业命运,更是全球经济和科技格局的关键。 台湾晶圆代工巨头的未来,既是技术创新的试金石,也是大国博弈的缩影。我们将继续紧盯这场风暴的走向,洞察全球科技战背后的真正力量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