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万物皆可Web3”的时代,当医疗公司也开始发稳定币,资本市场不免发出质疑:这到底是真正的科技融合,还是赶时髦的蹭热度行为?
近日,港股医疗风投独角兽——华检医疗(01931.HK)发布公告,正式披露启动稳定币项目“IVDDollar”,计划将旗下医疗数据、创新药等核心资产,通过Web3形式进行RWA资产化流转。消息一出,市场哗然。有人将其称为“港股版Moderna+Circle”的试验田,也有人担心这不过是另一场币圈泡沫炒作。
但深入解读华检医疗当前的产业布局和资产能力,我们或许能看见一个不同于传统“炒概念”的逻辑闭环。
稳定币背后,是完整的医疗数据与终端资源
华检医疗的底气并不止于一个“Web3”概念。在2024年末披露的运营数据中,截至去年底,公司已建立起庞大的医药商业化网络:拥有351家直接客户(覆盖全国范围内三甲医院、区域中心医院等),同时通过1,253个分销商,间接覆盖全国1,674家三甲医院——接近全国总量的70%。
这不是“PPT层面”的数据资产,而是真正渗透到终端的渠道能力。这种渠道控制力,意味着其稳定币项目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具备了医疗场景落地的现实路径。
例如,华检正在推动的“IVDNewCo Exchange”计划,拟将IVD诊断试剂、新药临床数据、医院检测结果等,打包为RWA资产进行Token化,三甲医院作为链上节点可参与Token兑换、分红、数据流动、预付款抵扣等。这种设计,在国外甚至还未出现类似规模的试验案例。
在稳定币IVDDollar的初始白皮书中,已经明确提出“由三甲医院的检测订单、临床使用数据和患者流量,构建资产池”,并利用区块链技术保障其可追溯、可穿透的资产流动。这个路径,大大区别于空壳型Web3项目。
怎么将“币”与医疗结合?
我们从IVDDollar的设计结构中可以看出,公司意图通过以下三步走出差异化路径:
底层资产确权: 将IVD(体外诊断)设备所产生的真实检测数据、新药销售订单等作为抵押资产,构建RWA池。
医院参与发行与流转: 覆盖全国70%三甲医院网络,通过医院客户作为节点方,参与IVDDollar的发行、流通、销毁等流程。
海外交易所挂钩: 未来计划在IVDNewCo平台之外对接Sora等Web3交易平台,打通跨境融资、海外使用场景。
这种路径虽不“性感”,但却是真正以医院端和药械数据作为锚定物的尝试。与其说是“币圈蹭热度”,不如说是一次医疗数字资产化的大规模实验。
出口30+国的强根基
除了国内资源,华检医疗的另一个稳定锚是海外收入。
根据7月17日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截至目前,华检医疗产品已出口至包括东南亚、中东、欧洲、拉美在内的30多个国家,涵盖自动化核酸检测设备、新冠病毒检测包、生物样本管理系统等产品。部分地区如阿联酋、新加坡、智利、沙特等,还设有长期合作经销代理商,形成稳定现金流。
这些出口设备所绑定的医院用户,也将是IVDDollar下一步打通国际化场景的目标对象。例如公司正在探讨通过稳定币方式,为拉美医院用户提供诊断服务结算,避开部分高通胀法币波动风险,实现在地结算与数据回流。
同时,考虑到出海设备中多数为自动化诊断仪器,未来其产生的数据也可通过区块链上传并确权,形成跨境RWA资产,从而使IVDDollar具备国际背书能力。
AI结合IVD,才是稳定币背后的发动机
IVD(体外诊断)与AI结合是当前医疗领域最被资本追捧的赛道之一。而华检医疗早在2023年就已经将AI算法团队与自身IVD产品深度融合,并布局AI辅助诊断系统,构建出“AI+诊断+Token化”三位一体平台。
例如,公司旗下AI子公司研发的“HG-DeepDx系统”,可以基于多模态图像与大模型技术,辅助医生对血液样本、病毒标本、基因片段进行精准分析。目前该系统已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大型三甲医院试点使用。
这意味着IVDDollar并非依赖“情绪驱动”的币,而是建立在AI精准医疗生态之上的“功能性货币”。其应用不仅限于投资与融资,更承担着医疗价值传递与数据通证的作用。
“链改”传统医疗商业
从目前公开信息看,华检医疗并不满足于做一个医疗设备商或药企,而是试图打造一个“链改型医疗商业系统”。
传统医疗商业逻辑中,厂商-医院-患者之间存在高壁垒、低透明、结算周期长等问题。而链上化之后,通过Token形式,可以加速订单结算、实现用户激励、推动数据资产化。稳定币,则是这一系统的价值载体。
当然,问题也不容忽视:
稳定币监管尚未完善,特别是港股医疗公司是否具备发币合法性,还有待观察;
三甲医院是否具备链上参与能力,目前主要还停留在协议签署与试点阶段;
稳定币背后锚定资产能否长期保持透明与价值稳定,也是市场关注重点。
但不管如何,华检医疗正在进行一次值得注视的实验:将原本高门槛、低流动性的医疗资产,放到一个Web3驱动的高速轨道上。
蹭热度还是创新突破?关键看执行
说到底,华检医疗(01931.HK)发稳定币,是医疗创新还是币圈蹭热,仍需时间验证。
从资源禀赋看,它具备医疗场景、三甲医院、AI研发与海外出口这四大基础;从制度探索看,它确实在推动“医疗RWA+稳定币”的结构创新;但从落地层面看,也存在技术、监管与市场接受度三座大山。
如果能真正打通医院端、AI数据、海外设备与Token体系之间的闭环,华检医疗或将成为港股中为数不多的“链上医疗新范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