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在李政道先生的倡议下,中国博士后制度开始实施,上海是首批实践地。40年来,博士后制度已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制度。9月24日,由上海市人才工作局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主办的“李政道先生与上海”——实施博士后制度40周年纪念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成功举办。
据悉,截至目前,上海共设立博士后科研站点456个,其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3个,全市16个区均设立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载体涵盖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及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培养博士后3万余人,当前在站博士后近万人,博士后群体已成为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生力军”,博士后平台正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强引擎”。下一步,上海将出台有关配套文件,进一步支持企业招收、培养博士后,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抢占前沿领域科技制高点,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活动现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李政道研究所特别资助”项目正式发布,该项目用于专项支持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培养聚焦最基本科学问题、潜心前沿科学探索、不断拓展科学知识边界的优秀博士后人才。李政道先生长子、上海交大李政道图书馆馆长李中清教授向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人才工作局捐赠了李政道先生1983年首次向邓小平同志建言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书信手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批博士后陈和生围绕“李政道先生与中国博士后制度”作了主旨演讲。纪念活动后,李政道研究所还将举办为期三天的“以天之语,解物之道——物理学与天文学”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来自全球近200名顶尖学者和优秀青年人才将参加活动。
纪念活动上,同时举行了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海队出征仪式。据悉,本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将于10月下旬在福建省泉州市举办,上海各设站单位将组队代表上海博士后参赛。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为同志出席活动并致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唐燕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主任王霄,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工作局局长潘晓岗,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卫东等出席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