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引进最成功的航空发动机,它的装备,为空军缓解了30年的压力
创始人
2025-10-01 21:00:51
0

引进之路的曲折历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国产涡扇-10发动机项目遇到了重大瓶颈:推力无法提升,稳定性也远未达到要求。歼-10战机设计几乎完成,但没有发动机,整个项目陷入了停滞。空军方面焦急万分,急需解决这一问题。

国际上,西方国家对军售的限制严苛,不仅价格昂贵,还附带诸多限制条款。转向俄罗斯时,正逢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低迷,军工企业急需外汇来维持生计,这为中国提供了机会。然而,谈判过程远没有那么顺利。 最初的接触发生在1990年左右,中国代表团前往莫斯科,目标锁定了AL-31F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由苏联的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发,拥有双轴结构,四级风扇和九级高压压气机,总压比23.8,最大推力13吨,推重比7.8,性能在当时属于顶尖水平。尽管如此,俄方并不愿意单独出售发动机,必须将整机打包销售,价格不断攀升,最终选择了苏-27整机作为交易的基础。 经过多轮谈判,1992年中俄终于达成协议,首批24架苏-27SK及UBK双座型战机运抵大连港,总价25亿美元。飞机一到位,就填补了空军第三代战机的空白。 然而,引进不仅仅是购买现成的装备,还需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歼-10的鸭翼布局比较特殊,因此俄罗斯根据AL-31F开发了AL-31FN型号,调整了喷管和齿轮箱的位置,确保推力稳定在12.5吨。1996年,首批AL-31FN发动机交付,1998年,歼-10首飞成功。整个过程,俄罗斯的技术支持较为有限,中国工程师只能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拆解发动机,摸索改善叶片涂层和压气机间隙等问题。 尽管价格较高,但AL-31系列的性价比超越了西方的选择,成为中国空军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若没有这批发动机,空军的现代化进程可能会大大推迟。 然而,引进过程中的问题也暴露无遗。俄罗斯并未转让核心技术,发动机的维修全依赖进口零件,成本不断上涨。寿命仅为900小时,而歼-10的机体设计寿命为6000小时,意味着需要频繁更换发动机。发动机的油耗较高,后勤压力大,且存在断轴事故,累计发生19起,迫使中国工程团队加大监测力度。

尽管如此,这些问题也催生了逆向工程的加速。中国逐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不仅解决了短期的燃眉之急,也为后续的自主研发铺平了道路。AL-31F的引进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为中国空军从二代机向三代机的跃升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装备应用的稳固基础

AL-31F的引进,使得中国空军的战斗力迅速提升。从1992年苏-27入役起,AL-31F发动机开始成为主力推力源。苏-27编入一线部队后,频繁执行东海、南海的巡逻和拦截任务,推力强劲,机动性出色,能够迅速甩开敌机。

歼-11紧随其后,1998年首架下线,采用AL-31F双发配置,爬升率高,作战半径大,极大增强了空军的战斗力,周边安全形势也得到了稳定。想象一下,在90年代末的国际形势下,周边国家的军力与中国空军相比差距巨大,这批发动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歼-10的匹配则最具代表性。AL-31FN专为单发优化,体积小,重量轻,安装后使歼-10的机动性大大增强。2003年,歼-10A开始批量服役,演练超音速穿越,导弹锁定精度提高。

随着空军飞行训练强度的提升,年轻飞行员的适应能力也更强,任务执行效率提升。舰载歼-15也得益于AL-31F,2012年,辽宁舰成功进行首飞,AL-31F发动机克服了海风阻力,确保了弹射起飞的稳定性。早期的歼-20试飞也依赖于此款发动机,保证了隐身设计下的推力输出均衡,避免了国产发动机初期可能遇到的尴尬。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AL-31F的应用已覆盖多型战机,累计飞行小时超过百万。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第三代战机的作战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从最初的依赖进口,到后来逐步优化和调整,AL-31F的引进为中国空军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动力支持。

自主创新的持续推进

AL-31F的引进为中国自主研发WS-10发动机积累了宝贵经验。WS-10的研发始于1986年,最初借鉴了CFM56和AL-31F的技术,吸收了大量先进的涡轮涂层和压气机技术。2002年,WS-10原型机首次装配在歼-8II上进行试飞,尽管初期推力仅有11吨,且存在较大的振动问题,但这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了宝贵的基础。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WS-10A在2009年定型,推力达到12.5吨,寿命延长至1500小时,超越了AL-31F。2010年,歼-11B开始装备WS-10A,并迅速实现批量生产。随着WS-10B的推出,推力提升到13吨,噪音得到了有效控制,机动性进一步增强。

WS-10C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亮相,推力提升至14吨,广泛应用于歼-10C和歼-20等机型。2021年,WS-10C完成全国产飞行,寿命延长至2000小时,断轴率接近零,油耗降低了20%。通过沈阳厂的流水线生产,单晶叶片铸造、FADEC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完全自主。

随着WS-10发动机的不断迭代,空军的自主化进程不断加速。2022年,歼-15全换装WS-10,辽宁舰的甲板起降更加顺畅。歼-20的主力发动机WS-15也在逐步研发中,推力达到18吨,具备矢量推力功能,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水平。

引进AL-31F,虽然是应急之举,但为中国自主研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空军的动力系统已实现自立,AL-31F的退役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它为后续的技术创新铺路,成为了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总结 从引进AL-31F到自主研发WS-10系列,三十年间,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经历了从依赖到自主、从引进到创新的巨大转变。AL-31F为中国空军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和经验,帮助空军实现了从二代机到三代机的跨越。而如今,随着国产发动机的逐步完善,中国空军的动力体系正变得更加独立、强大。

相关内容

抢抓黄金工期 四川首例钻石...
人民网成都10月1日电 (赵祖乐)塔吊吊运钢构件、建设者穿梭校准索...
2025-10-01 22:29:40
齐达内社交媒体动态引发曼联...
曼彻斯特的阴云似乎不仅仅是天气原因,更是曼联球迷心中的沉重写照。在...
2025-10-01 22:28:08
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
新华社长春9月19日电 题: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开幕 全面...
2025-10-01 22:02:42
原创 ...
天安门广场上,2025年9月3号,大阅兵,雷军也在那儿呢,你看他脸...
2025-10-01 22:02:16
小米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
每经编辑|毕陆名 10月1日,小米汽车等造车新势力相继发布9月份...
2025-10-01 22:00:34
歼35确认上国产航发后,印...
印度一直希望保持对巴基斯坦的军事优势,可惜印巴空战证明优势已失,如...
2025-10-01 21:58:47
中国空军在广德偷袭日本本土...
在广德实施偷袭日本本土计划受挫 作者:徐厚冰 1943年9月5日,...
2025-10-01 21:32:09
韩国大规模阅兵,机器狗、无...
据韩联社报道,10月1日,韩国国防部在忠清南道鸡龙台举行仪式,纪念...
2025-10-01 21:31:34
欧洲钢铁股:欧盟提关税,安...
【10月1日欧洲钢铁股盘中走高,受欧盟关税计划影响】10月1日,欧...
2025-10-01 21:30:12

热门资讯

齐达内社交媒体动态引发曼联换帅... 曼彻斯特的阴云似乎不仅仅是天气原因,更是曼联球迷心中的沉重写照。在经历了一个令人失望的赛季开局后,曼...
中国空军在广德偷袭日本本土! 在广德实施偷袭日本本土计划受挫 作者:徐厚冰 1943年9月5日,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向第十三军下达广...
原创 中... 引进之路的曲折历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国产涡扇-10发动机项目遇到了重大瓶颈:推力无法提升,稳定...
原创 1... 1450亿,换来了一场“背刺”?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高调访华,带走了一份高达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原油期货:OPEC+增产存分歧... 【油价两连跌后趋稳,OPEC+增产计划存分歧】油价在两连跌后趋稳,交易员权衡OPEC+讨论加快下一轮...
因受托管理债券募集资金被挪用时... 北京商报讯(记者 郝彦)9月30日,安徽证监局发布公告表示,恒泰长财证券受托管理的“23淮控01”“...
“超级”黄金周启幕!当国庆遇上... 今天(10月1日)是2025年国庆黄金周首日,今年国庆黄金周再次“邂逅”中秋,旅游团圆、返乡探亲等出...
美国政府关门冲击市场,黄金升破... 美国政府时隔七年再度关门,全球金融市场正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今日盘中,美股股指期货集体走低,纳指期货...
霍福德2年1200万签约勇士 ... 北京时间2025年10月1日,随着乔纳森-库明加合同金额敲定,此前与勇士达成协议的几位老将新合同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