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在这段艰苦的历史时期,许多民族英雄在战场上英勇奋战,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也有一些人选择背叛祖国,帮助侵略者残害自己的同胞。这些叛徒的行径,最终会永远刻印在民族的耻辱柱上。

1944年农历四月初二这天,山东省东垣县六区的区领导和50多名干部战士在黄河岸边的大刘寨村宿营。夜深人静时,他们突然听到周围传来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战士们慌忙起身应战,驻扎在附近的县大队也赶来支援。尽管大家拼尽全力,最终成功突围,但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包括区长、副区长在内的三名区干部和四名战士英勇牺牲,还有一名干部和两名战士受伤。此外,代理副区队长和两名战士也在混乱中失踪。这个代价,显得格外沉重。 那么,日伪军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准确掌握六区人员的宿营位置呢?在袭击发生后,东垣县委迅速将情况汇报给了县公安局,公安局局长立即带领侦查员赶到现场调查。经过勘查,他们发现副区长和另一名战士在袭击发生时没有来得及起身反击,就已经中弹牺牲。令人怀疑的是,房东的住所并没有受到直接袭击。因此,县公安局推测,袭击的情报很可能是由内部泄露出来的,要么是有奸细混入,要么就是有叛徒出卖了信息。

经过几天的侦查,调查的重点终于落到了失踪的代理副队长黄尚卿身上。事实上,早在1944年初,黄尚卿就已经成为了日伪军的内应,而此次的袭击情报正是他传递给敌人的。在东窗事发后,黄尚卿带着一伙人四处躲藏,直到1955年2月25日才被东明县公安局逮捕归案。同年5月20日,黄尚卿被依法处决,得到了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