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8日,移远通信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11月5日接待东方红基金、赣发投、广发基金、国联安基金、恒健控股等21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移远通信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4人,为董事长、CEO钱鹏鹤,首席运营官张栋,董事会秘书郑雷,证券事务代表王凡。调研接待地点为上海、桂林。
据了解,移远通信的AI机器人解决方案已在商业服务、医疗、人形、割草机等多领域与客户紧密合作,推出AI商业服务机器人整体方案、Robrain V2.0、SH602HA-AP模组、高精度GNSS定位模组等产品,提供精准导航避障、动态感知等支撑,未来将迭代更高算力产品覆盖多场景需求。在AI玩具领域,公司可提供解决方案及整机产品,与多家厂商深度合作整合端侧大模型等技术,助力产品从单向交互升级为智能陪伴,未来将拓展生态合作。
公司AI解决方案优势突出,端侧AI具备全链路音频方案、多模态感知等能力,端云融合解决端侧算力有限等痛点,已落地多领域头部厂商;车载业务形成完整生态,AR59xUA系列、AS830M、AS900P模组获头部客户定点,预计2026年量产;ODM业务因技术、客户渠道、供应链协同快速增长;智慧农业品牌“沃地泰”推出智能农机导航系统等产品,FMA系列获奖项,在哈萨克斯坦应用提升作业效率与精度。
此外,公司将优化人力管理体系,通过目标管理与激励机制推动共同成长;2025年前三季度费用随收入增长但占比下降,将平衡战略投入与盈利能力;针对存储芯片波动,采取备货、传导成本等措施;目前产能以国内为主,马来西亚自有工厂规划产能2500万片/年,海外还有合作代工厂可灵活安排生产。
调研详情如下:
一、投资者问题与回复
1、 AI机器人业务的最新进展如何?
回复:公司的AI机器人解决方案已与机器人客户建立了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在商业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家用机器人、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均有应用,助力客户在多元化场景下实现产品快速落地。
在商业机器人领域,公司推出了AI商业服务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深度融合大模型技术,实现全场景自主导航与自然语音交互,适用于商业服务、物品配送、AI智能客服等多种场景,并可拓展至割草机、无人车、工业机器视觉等更多场景。
在智慧医疗领域,公司端侧AI解决方案赋能全能王AI具身机器人,实现在无需理疗师介入、无网络连接的环境下,可快速且准确地理解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提出的指令和意图,高效完成通用聊天、医疗领域RAG问答、指令控制等任务。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推出了Robrain AI机器人解决方案V2.0,融合多模态大模型交互、声源定位、声纹识别、手势识别与交互等能力,可实现机器人精准控制与个性化服务。
面向全新一代通用机器人的核心算力解决方案,公司还推出了SH602HA-AP模组,该模组凭借10 TOPS高算力、RTK+双目视觉融合方案及先进端侧大模型运行能力等核心优势,为机器人提供精准导航避障、动态环境感知等关键技术支撑。
在割草机器人领域,公司重点布局了导航类GNSS定位模组及支持AI算法的智能模组。搭载新一代高精度RTK引擎的导航定位模组,可为割草机器人提供厘米级精准定位,在融合算法、路径规划开发等环节发挥着关键作用,可帮助下游客户显著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升终端产品竞争力。
未来,公司将持续迭代推出更高算力产品,实现高算力段全面覆盖,精准匹配多场景需求,全力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2、 AI玩具现在热度比较高,后续会和厂商合作开发整机产品吗?
回复:在技术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AI玩具正从单向交互走向智能陪伴,从儿童专属拓展为覆盖全龄段的多元情感与教育载体。在AI玩具业务定位上,公司可为客户提供AI玩具解决方案以及AI玩具整机产品。目前公司已与多家玩具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将端侧大模型、专用算法、应用软件与高性能通信模组进行深度整合,形成“硬件+AI模型+算法+物联网平台”的完整技术方案,帮助客户快速实现AI玩具语音交互、情绪感知和反馈等智能化功能,显著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综合开发门槛,推动玩具从“单一交互”向“全场景情感陪伴”升级。未来公司将持续拓展在智能玩具领域的生态合作,助力合作伙伴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一代AI玩具产品。
3、 公司AI解决方案产品众多,那公司AI解决方案有哪些优势?
回复: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AI能力,为行业破局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基于边缘计算、AI算法、AI大模型等打造的AI解决方案已在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割草机、智能零售、智能座舱、智慧医疗、AI玩具、智能家居、智能家电等领域的头部厂商落地。
在端侧AI领域,公司打造了全链路音频方案,融合Mic阵列声源定位、声纹识别等技术,赋予终端设备敏锐听觉,并推出AI音频模组,让终端设备不止“听懂”,更能“感知”;构建了强大的端侧AI体系,在多模态感知、架构创新、模型兼容性三大核心维度持续突破,并率先实现了对主流大模型的全方位兼容;同时,公司还提供AI大模型微调、适配、量化、转换等服务,为客户量身打造适合其产品的端侧AI大模型。
在端云融合方面,公司打造了“端侧硬件+端侧算法+云端服务+AI Agent + AI大模型”的全链路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AIoT场景中“端侧算力有限、云端响应延迟”的痛点。其中,端侧硬件负责实时处理本地数据,并完成基础决策,云端通过大模型持续优化参数,并定期向端侧更新,从而实现“低延迟响应 + 持续智能升级”。
4、 公司车载产品当前布局,客户拓展情况如何?
回复:车载业务是公司整体业务布局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已形成覆盖智能座舱、4G/5G、C-V2X、高精度定位、Wi-Fi/蓝牙/UWB 模组及天线的完整产品生态。目前,公司为全球60多家Tier1供应商和40多家整车厂提供服务,座舱量产客户超20家。
公司基于国产平台开发的全新5G车载通信模组AR59xUA系列,深度整合国内优秀供应链资源,实现了5G通信、车路协同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通导一体化”能力。这一创新设计不仅精准契合汽车行业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发展大势,更以全链路国产化优势打破技术壁垒,为车载通信安全筑牢根基。已成功斩获多家头部主机厂项目定点,搭载该模组的相关车型预计将于2026年第三季度正式量产上市。
在车载座舱领域,2025年公司推出的两款分别基于AS830M 5G智能座舱模组和AS900P 5G的高算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助力车厂打造能理解需求、主动预判场景的智慧出行伙伴。其中AS830M 5G智能座舱模组全面支持机器视觉、语音音频、自然语言及多模态模型的端侧运行,目前已经拿到多家头部新能源企业定点,并预计于2026年第二季度开始进入量产阶段。AS900P 5G智能座舱模组率先实现主流大模型的端侧部署,赋能动态行程规划、多模态语音交互与场景化主动服务,目前已与国内头部Tier1供应商达成合作,预计将于2026年第三季度在多款车型中首发搭载。
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车载领域投入,双轨驱动:一方面强化5G与AI大模型的技术攻坚,引领方案迭代;另一方面依托全球布局与技术优势,为战略伙伴提供支持。
5、 公司ODM业务增长这么快,主要原因有哪些?
回复:公司ODM业务与模组在技术、供应链、客户、渠道等方面协同性很强,能够快速实现业务导流和规模化拓展。
在技术协同方面,公司长期深耕物联网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沉淀,形成了从通信模组到整机设计的垂直整合能力。凭借扎实的研发团队储备和开发体系,可快速响应ODM客户各类定制化需求。
客户渠道协同方面,公司在物联网领域积累了庞大客户群,建立了客户深度信任关系,使得ODM业务拥有良好的客源基础。我们已建立的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络,能够为ODM客户提供本地化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确保客户在全球任何市场都能获得及时响应。
在供应链协同方面,公司拥有自建生产基地和规模化采购优势,能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为ODM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这些综合优势,构成了移远ODM业务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在ODM市场中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6、 公司旗下的智慧农业品牌“沃地泰”有哪些进展?
回复:智慧农业品牌“沃地泰”,作为公司旗下的智慧农业品牌,承载着“让农业更智能”的使命,目前沃地泰针对全球不同地域、不同作物种植需求,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农机导航系统及整体解决方案,如FMA系列农机导航辅助驾驶系统、FBS系列基准站系统、FSC200智能模拟驾驶舱、FPS100精准喷雾系统、FHR100高精度打点器等一系列产品。通过这些产品组合,可大幅提升农业作业精度和作业效率,并可实时监测作业数据,为高效、可追溯的数字化农业管理提供支持,助力农业管理者实现全场景数字化农业管控。
其中农机导航辅助驾驶系统FMA310和FMA210,在2025农业机械年度评选中斩获 “市场领先奖”与“技术创新奖”两项重要奖项。FMA300系列智能农机导航系统已成功在全球多个国家崭露头角。在哈萨克斯坦的农场应用实例中,FMA300系统成效显著,攻克了夜间作业难度大、土地浪费多等痛点,实现了农忙时节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作业,同时将路径精度精确控制在±2.5cm,使播种重合率从75%大幅提升至97%,燃油效率也提高了18%,为农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提升。
此外,公司专业的售后团队,无论是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还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迅速响应,为农业用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未来,公司还会对智慧农业产品进行持续的迭代升级,并不断拓宽产品在农业各细分领域的应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7、 公司人员规模较大,以后如何进行管理?
回复:公司会持续优化人力管理体系,构建更加高效有活力的组织机制。通过建立清晰的目标管理体系与人才评估机制,强化内部良性竞争,推动组织持续优化。通过与公司业绩深度挂钩、长期股权激励等方式在内的多元化激励机制,使员工收益与公司发展成果紧密相连。通过科学的目标分解与压力传导机制,将市场挑战转化为内部创新动力,激发每一位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实现公司与员工共同成长。
8、 公司各项费用后续会是什么趋势呢?
回复: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96%,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金额随收入规模同步增加,但各费用占收入比例相较于2023年和2024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为维持长期增长动能,公司在新技术、新业务等战略方向适度增加了投入,这是公司保持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同时公司会根据业务发展进程实时进行费用管控,力求在支持技术驱动发展与提升盈利能力之间取得平衡,实现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9、 针对存储芯片价格波动,公司是否有应对措施?
回复:公司前期已提高存储芯片备货量以应对短期波动。公司会持续跟踪市场动态,并视芯片波动情况,适时向下游客户传导,同时以积极审慎的态度做好供应链管理各项工作,适时调整运营管理策略,以减少芯片波动带来的影响,并一如既往为客户提供稳定、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
10、 公司国内外产能占比哪个更高,海外产能规划如何?
回复:目前以国内产能为主。公司在马来西亚建设了自有工厂,目前规划产能2500万片/年,同时公司在印度、巴西、马来西亚等地也有合作的代工厂,可根据订单需求灵活安排生产。
来源:市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