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法国特派记者 尚凯元
随着美国8月1日起对所有欧盟国家商品征收30%的关税威胁日期的临近,欧盟成员国感受到越发明显的压力。法国也难以幸免,特别是对奢侈品、航空航天以及葡萄酒和烈酒等较依赖美国市场的行业影响尤为显著。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近日报道称,法国干邑行业“刚经历中国对于欧洲的贸易反制举措”,但欧洲首屈一指的白兰地产区——法国科涅克酒商的心情却并不轻松。今年7月,中国政府宣布与包括法国路威酩轩集团(LVMH)、保乐力加和人头马在内的34家欧洲白兰地生产商达成最低出口价格协议,不向其征税。2024年,中国对原产于欧盟的白兰地展开反倾销调查,此举被许多媒体解读为是针对欧盟向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反制举措。法国外交部长巴罗特称,中欧协议让“整个行业得救了”。但好景不长,美国的新一轮关税打击随即而至。尽管法国对美出口额不及德国和爱尔兰,但在航空、香水、皮具、葡萄酒与干邑等关键行业中,对美市场高度依赖。法国农业工会FNSEA葡萄种植分会负责人热罗姆·德斯佩表示,美国威胁对欧盟商品上调关税将对法国酒行构成“灾难性”冲击。
以波尔多和勃艮第为代表的法国葡萄酒产区每年约1/4产品销往美国。干邑、雅文邑等烈酒尤为依赖出口,美国是其最大市场。2024年,法国对美出口葡萄酒总额达24亿欧元,烈酒达15亿欧元。由于近年来主要产区气候异常,叠加消费需求下降,法国葡萄种植者本就面临困境,全国已计划铲除3万公顷葡萄园以减少供给,接二连三的贸易冲击无疑是给这一行业雪上加霜。
自1830年便经营干邑的法国Giboin酒庄目前有15%的营业额来自美国市场。酒庄负责人皮埃尔14日在接受《欧洲一台》采访时表示:“如果关税上升,原来卖30美元一瓶的干邑可能会涨到40美元,这必然会让我们流失客户。”他表示,虽然企业已经与一些美国进口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但现在需要做更多的努力”。在已将生产成本压缩到极限的情况下,该企业回旋余地十分有限。“我们感到担忧,最近一些订单被取消了。我们必须调整方向,在本地市场或新兴国家开拓新的出路。”然而,他坦言拓展新市场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从建立业务关系到真正完成销售,往往需要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短期内很难见效。因此企业必须撑过这段时间。
自2022年以来,全球干邑行业销售遭遇挫折,干邑销量下降了近40%,这一趋势在今年4月美国对欧洲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后进一步加剧。5月,在法国参议院的一次听证会上,LVMH董事长贝尔纳·阿尔诺呼吁法国议员与政府“意识到现实的经济状况”,并推动与美方达成协议。阿尔诺表示,问题的严重性被低估了,特别是在被称为法国干邑之乡的夏朗德地区,该行业雇用了约8万人,而该产地80%的干邑销售额来自美国与中国。他警告称:“如果贸易紧张持续,等人们意识到的时候就太迟了,裁员潮将是一场灾难。”
在今年4月美国宣布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后,法国总统府召开紧急行业协调会议。汝拉葡萄酒行业委员会主席蒂埃里·博诺表示,行业正努力向其他欧洲国家拓展市场,以弥补美国市场的损失。卢瓦尔大区副主席、拉博勒市长弗朗克·卢夫里耶表示:“我们在某些行业对美国的依赖已经过度。”他呼吁地方政府帮助企业实现市场多元化,包括提供资金支持和组织海外考察。
#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