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李在明近日表示,他并不认同“亲华”这一标签,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从未希望韩国总统会表现出对其的亲近态度。根据韩国媒体报道,李在明于7月17日与在野党的高层举行了一次午餐会,会上他提及了韩国的经济状况以及即将进行的韩美关税谈判等重要话题。在这次讨论中,韩国政坛的资深前辈金钟仁似乎暗指,在美国部分人士中,存在对李在明存在“亲华”误解的情况。对此,李在明立刻作出了回应,明确希望美国不要误解他的立场,并重申自己始终优先考虑韩美关系,并不属于“亲华派”。
这一表态显然是李在明抓住机会向美国澄清误解的举动,此时他急于澄清自己的外交立场,反映出他受到来自美方的明显压力。首先,特朗普对韩国实施的25%关税威胁使得局势更加复杂。7月初,美国方面向韩国政府发出严厉的通知,宣布自8月1日起将对韩国的钢铁和汽车征收重税,这一决定引起了韩国经济界的广泛恐慌和不满。
除此之外,回顾今年5月的韩美贸易谈判,特朗普曾向韩国提出一个近乎天文数字的要求,要求韩国在美国设立一个高达40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用于支持韩国企业在美国的发展。然而,考虑到韩国的年度财政收入约为5000亿美元,这一投资要求无疑是相当庞大的,占据了韩国一年税收的近80%,李在明自然不敢轻易答应。
与此同时,在同样是7月初的日子里,中韩两国的外交官在首尔进行了一次的重要会晤。中方在会上正式邀请李在明出席将于9月3日举行的天安门广场阅兵式,这是中方希望改善中韩关系的一个积极信号。
金钟仁在韩国政坛拥有重要的地位,他在85岁高龄时仍然活跃,曾担任国民力量党的党魁,并与美国共和党保持着深厚的联系。金钟仁的“提醒”实际上反映了美国对李在明外交立场的真实担忧。
李在明显然感受到内外的压力,因此迫切希望借此机会说明自己的态度,试图让外界明白他并非“亲华派”,而是倾向于维护与美国的良好关系。根据韩国总统府的消息,李在明极有可能不亲自出席中国的阅兵仪式,而是会派国会议长禹元植代表出席,以向美国传达“我依然站在你这一边”的信号。
然而,对于中国来说,实际上并不期待韩国会有一位“亲华”的总统。过去的事实表明,韩国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总统;考虑到目前的政治氛围,未来也不太可能出现。有鉴于此,中国只希望李在明能够避免像前任尹锡悦那样毫无底线地对华撒气,并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核心利益上不盲从于美国,能够保持中韩经济贸易关系的稳定与发展,这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可喜的局面。
中国发出邀请函希望韩国出席阅兵式,更多的是为了维护中韩之间的传统关系,并无让韩国选择立场的意图。李在明强烈否认“亲华”标签,并迫切向美国表明忠诚以保护其政治利益,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他需要谨慎把握这一度,毕竟中方关注的不仅是他口中所说何物,关键还在于他实际的行动。中韩是难以割舍的近邻,正如俗话所说“邻居好,胜似金宝”,然而若邻居不和,也无奈可言。李在明最终的选择,将仍然取决于他个人的抉择,无法避免的,他自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