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全球关税政策,几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国家。甚至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莱索托,也未能幸免于其高额关税的“洗礼”。这种极具局限性的做法,正体现了特朗普政策的狭隘与短视。
上周,莱索托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而这一切的根源,正是美国那看似荒唐、却充满杀伤力的关税政策。莱索托到底经历了什么?而美国为何要对这个小小的非洲国度下如此狠手呢?
特朗普自从再次成为美国总统后,几乎将关税大棒当作自己最得力的武器。一旦他对某国或某地区不满,关税便立刻开征,而这种方式多次见效。在他的贸易政策中,挥舞关税大棒对待世界各国几乎成了常态。通过这种手段,他推行着自己“美国优先”的战略。
对于任何不妥协、不顺从的国家,特朗普总是迅速施加压力,以此迫使对方在谈判中让步,符合美国的利益需求。无论是为了争取汽车贸易的顺差,还是指责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在某些领域的“不公平行为”,特朗普总会用关税来逼迫他们“听话”。比如,他曾以日本的汽车贸易逆差为由,威胁对日本车加征25%的关税;以韩国在钢铁和电子产品方面的所谓不公平竞争为由,征收高额关税;即便是与美国关系密切的欧盟,也未能幸免于难。他以欧盟对美国农产品设置贸易壁垒为由,对欧盟的钢铁、铝、农产品等多项商品加征关税。
甚至连巴西这样的贸易顺差国也未能逃过特朗普的关税重锤,巴西对美出口的商品被加征高达50%的关税。特朗普试图通过频繁加征关税来施加国际压力,期望他国在谈判中做出让步。对于他来说,全球贸易仿佛就是一场零和博弈:一方获益,另一方必然受损。而他的目标是让全世界为美国提供“输血”,不论对方是友是敌,重要的是最终的“胜利”。
但如今,大多数遭受关税攻击的国家,仍在顽强反抗特朗普的贸易霸凌。然而,有一个非洲小国,莱索托,因美国的关税政策已经宣告进入“灾难状态”。为什么说莱索托的经济受到了沉重打击呢?原因在于该国的经济结构过于单一,极度依赖纺织业,而纺织业又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至深。
莱索托是一个被南非环绕的小国,且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国土面积仅有约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30万,其中近半数人口依旧挣扎在贫困线边缘。莱索托的自然资源稀缺,经济基础薄弱,国家经济就像一座高楼,随时有可能因风雨而倾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如同一根压垮骆驼的稻草,让这个脆弱的小国陷入困境。
莱索托的经济命脉是纺织业,该行业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且全球大部分制造业岗位都与纺织业紧密相关。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是莱索托纺织品的重要市场,每年约75%的纺织品出口至美国。简而言之,莱索托的经济几乎完全依赖于美国市场。
过去,美国通过《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提供支持,帮助莱索托等非洲国家免除纺织品出口关税,推动了莱索托纺织业的快速发展。20年前,莱索托对美国的纺织品出口占据了其整体出口的90%,尽管这一比例后期有所下降,但整体出口规模依然稳步上升。美国市场的需求帮助莱索托的纺织业发展,甚至特朗普家族品牌的球衫和“星链夹克”也都是莱索托的工厂生产的。
此外,美国每年还会向莱索托提供800万美元的援助。然而,特朗普的上台改变了一切,伴随着对莱索托高达50%的关税,援助也随之停滞。特朗普自己在3月的国会演讲中提到,莱索托曾接受过800万美元的援助,并且形容这个国家几乎是“无人知晓的地方”,这无疑是对莱索托的侮辱。
一个月后,特朗普以莱索托对美国商品征收“99%的关税”为由,宣布对其加征50%的关税。莱索托的贸易和工业部长莫凯蒂·谢利莱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认为特朗普所称的数据毫无依据,完全是凭空捏造。莱索托始终视美国为朋友,支持美国的立场,却未曾想到会因为美国的关税政策遭遇如此残酷的打击。
莱索托的纺织业是其支柱产业,而特朗普的关税如同一记重击,直接让美国进口商对莱索托的产品望而却步。纺织厂的生产规模急剧缩减,许多工厂甚至停工。对于莱索托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经济脆弱的国家来说,试图转型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根据相关统计,莱索托纺织业大约4万个工作岗位受到了威胁,许多工人一夜之间失去了收入来源。
在莱索托的首都马塞卢,曾经人声鼎沸、缝纫机不断的纺织厂如今陷入了死寂。工人们神情疲惫、愁容满面,他们的未来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一名32岁的工人伊德尔对路透社记者表示:“特朗普正在摧毁我们的生活,我们恨他!”这些工人大多来自贫困家庭,纺织业是他们唯一的生计来源,如今这一切化为乌有,他们的生活也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随着纺织业的崩溃,莱索托的整体经济也遭遇了重创。7月8日,超过2000人在首都举行抗议活动,表达对美国关税政策的愤怒。最终,莱索托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原因在于失业率急剧上升,尤其是青年失业问题严重,社会经济陷入瘫痪。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看似不会直接影响美国自身,却无疑给其他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打击。莱索托的苦难,或许只是全球贸易战争中的一个缩影,但其背后的贸易霸凌,却必定会对美国造成长期的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