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谈判的“突破”,在全球贸易领域激起了不小的涟漪。尤其对欧盟与美国之间的贸易谈判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美欧这对曾经亲密的盟友距离似乎越来越远。
1.欧盟官员:税率必须比中英更低
在美欧的关税角力中,欧盟态度越来越强硬。据美媒报道,欧盟计划与美国达成一项关税更低的贸易协定,税率要比中英更低。
在欧盟官员看来,要么获得比中英更好的优惠,要么就一直谈下去。毕竟,越是急于求成,越容易被压价。
瑞典官员称,如果美国对待欧盟和中英没有区别,欧盟也不是吃素的,用他的话说就是:“等着被报复吧!”听起来火药味十足,但背后的逻辑却很清晰:差异化待遇不仅是为了保护欧盟自身经济利益,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
要知道,特朗普在中美达成初步共识后,立刻将注意力放到了欧盟身上,指责欧盟对美国“不公”,但是这样的威胁并没有让欧盟的态度软化。原因也很简单,欧盟认为,这次该妥协的是美国。
2.欧盟强硬态度背后,两大原因是关键
欧盟为什么要求更低的税率?答案很简单,缓解经济压力。特朗普对欧盟设置的25%汽车关税击,导致其出口减少、企业利润缩水,尤其是对德国宝马和奔驰这些汽车巨头来说,可谓打击巨大。有消息称,这两大汽车制造商的利润缩水将超过30%。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因此,欧盟迫切的需要更低的税率,解决当前的困境。
但要深挖的话,经济只是一方面,背后的政治动因才是关键所在。在中美达成共识后,欧盟担心自己的妥协,会影响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瑞典外贸大臣更是直言:“若税率等同中英,等于承认欧盟地位下滑。”换句话来说,欧盟将税率高低当成自己国际地位的见证。
尽管欧盟态度强硬,提出了一系列条件,但美欧谈判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关键时刻,欧盟透露了一则消息,会成为扭转当前局势的关键吗?
3.欧盟抛出“王牌”,迫使美国让步?
瑞典方面表示,将推动欧盟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以抵消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
CPTPP的前身是由亚太四国发起的TPP,作为一个旨在对抗中国经济崛起而成立的自由贸易协定体系,美国曾是这个计划的积极推动者。然而,特朗普首个任期内,美国退出了。最终,11个亚太国家重新签署协议,也就成为了现在的CPTPP。
欧盟此时为什么想加入该组织呢?无非出于地缘战略、经济利益和政治牵制,三个层面的考量。
首先是地缘战略。CPTPP虽然以亚太地区为核心,但吸引力是全球性的。加入这样一个大联盟,欧盟向美国发出了强烈信号:我们有其他更大的朋友圈,不必受制于传统盟友关系。同时还将增强欧盟在全球贸易版图上的多样化布局。
其次,经济利益显而易见。CPTPP成员国包括了多个人口大国和经济新星,涵盖的市场规模极其可观。如果成功入伙,欧盟将能以更优惠的条件进入这些市场,为其成员国获取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后是政治牵制。欧盟通过展示自己加入CPTPP的意愿,施压美国在关税问题上让步。
4.美国议员:盟友不需要我们了
CPTPP这张王牌,似乎对当前的美欧关系产生了新的影响。
对于欧盟的举动,美国国会议员紧急召开听证会,以寻求解决办法。他们担忧的,不仅是经济层面的影响,还有战略伙伴关系的重新洗牌。美国前贸易谈判代表温迪·卡特勒警告称:美国习惯了作为西方世界的核心成员,与欧盟之间的紧密合作是不容置疑的根基。然而,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对于美国而言,如果任由欧盟加入CPTPP,等于是向全世界宣告:其不再依赖传统的跨大西洋联盟,这可能动摇美国在全球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那么,美国会如何回应呢?调整关税政策,以示诚意,或许是摆在桌面上的一个直截了当的选择。但真正的问题在于,美国愿意在多大程度上让步。要知道,降低对欧盟的关税,也意味着特朗普政策的部分“倒车”,政治风险不小。
接下来的局势如何发展,就看美欧谁先承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