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雷蕴含 周琴

人
物
介
绍
任仲伦,浙江宁波人。资深电影人,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十届副主席,上海电影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会主席,原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出品代表作:电影《色戒》《一代宗师》《风声》《江湖儿女》《盗墓笔记》《攀登者》,电视剧《亮剑》《彭德怀元帅》《爱情公寓》等。


任仲伦在烟台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 摄影 周琴
在中国电影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低谷迈向繁荣的四十年征程中,任仲伦是一位特殊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他曾是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担任《文汇电影时报》总编辑,后又在产业浪潮中掌舵上影集团破局重生。从笔耕不辍记录电影变革,到携手顶尖导演守护创作多元,并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出品人奖”等诸多荣誉。他在电影创作领域深耕40年,始终秉持“百花齐放”的理念,而他与贾樟柯、李安等导演的合作,也成了中国电影界的一段段佳话。
近日,封面新闻“帧心——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系列人物报道”小组在重庆、烟台两次专访任仲伦,谈起与贾樟柯导演的多次合作,他笑言:“我们是黄金搭档,但我们从不为黄金而搭档。”对于《哪吒2》《长安三万里》的爆火,任仲伦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创作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电影”的源泉。除了电影,聊到当下快节奏的工作也许会让人陷入迷茫,他也分享对人生选择的建议:“找准人生锚点,朝着想要的路去走。”
站在贾樟柯李安身后
支持真正坚持艺术表达的人
在中国电影界,人们常常提起三对“黄金搭档”,贾樟柯和任仲伦就是其中一对。从贾樟柯的第一部院线电影开始,两人合作了十几年,共同打造出多部优质作品。谈及两人的关系,任仲伦的总结在幽默中透着睿智:“我们是黄金搭档,但我们从来不为了黄金而搭档。”对此,他进一步解释道,“很多人问我,贾樟柯的电影并不算赚钱,你怎么敢支持他?其实原因无非有两条。第一是因为我是学者出身,我希望电影走多元化的道路,百花齐放,支持真正坚持自己的艺术表达的人。第二是因为贾樟柯的电影本身具有很高的价值,他总是在大的历史环境当中去写一批小人物,坚持二十余年的时间构成了中国当今社会变革不可或缺的影像史。”

任仲伦早年与贾樟柯合影 受访者供图
任仲伦坦言,他和贾樟柯是彼此信赖,彼此成就。在他看来,他们之间不仅仅是“谁帮谁”的关系,而是“谁都帮了谁”的关系。“我们有一次开玩笑讲,以后可以把我们俩合作的经历写成一本书,我从第1页写到第200页,他从第400页写到第201页。可以从两头开始看,用两个人的眼光,两个人不同的感受去叙述一个客观的事实,一段创作的经历。”

任仲伦与李安合影 受访者供图
任仲伦与李安合作《色·戒》,则源于双方对文学的共鸣。“我是中文系教授出身,我对文学的敏感和尊重是发自内心的,我能感受到好作品的内核。”张爱玲的小说《色·戒》打动了任仲伦,而李安对剧本与人物的严苛和缜密更让他认可,“李安跟我说,他在拍王佳芝与易先生的戏时,常想掉眼泪。他看到的是乱世中年轻生命与情感的牺牲,这是一种悲剧共情。在我看来,李安是一个‘用苦心’的导演,我觉得他好像是在电影艺术上的一个朝圣者,他总是在膜拜自己的信仰,然后在信仰里面受苦受累地往前走。”

电影《色戒》海报 图据片方
后来,李安尝试用3D/4K/120帧的技术拍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但全球甚至都没有这样高精尖的放映设备。“我问他,既然全球没有这样的放映设备,为什么要去干这个事情?他说因为胶片电影时代结束以后,胶片孕育出的电影的表现能力和电影的美学差不多也消失了。而进入数字电影时代后,大家只感受到它的方便、好用,但没有去研究数字可能带来的新的表现可能性和它相应的美学。然后我就特别感动。当时美国有一台临时拼装机器可以达到理想的放映效果,大概要100万美金,我就说我买下来拿到中国去放,我替你放全球第一场3D/4K/120帧的电影。他也被我感动了,我们真的是有很深的感情。”最后,他们决定用一个月1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租借机器,一下子压缩了600万元人民币的成本,在一个月内收获了2400多万的票房。“我不仅没亏,还赚了点,皆大欢喜,李安也很高兴。”任仲伦笑着说道。

任仲伦在电影《攀登者》片场 受访者供图
在世界电影格局中成为中流砥柱
优秀文化基因是最先锋的创作源流
今年9月,第二届金熊猫奖在四川成都圆满落幕。曾担任首届初评委代表的任仲伦认为,“金熊猫奖是有它独到的价值的,它注重国际交流、传播。在日益开放的世界格局当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十分重要。”回忆起两年前担任首届初评委的工作,他脸上满是微笑,“当时我们评选时,参赛的影片中,国外影片不能低于70%,这就说明这个奖项更加倡导国与国之间电影的交流,这是金熊猫奖区别于国内其他电影节的一个重要的元素。”
今年7月,在重庆永川举行的第3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上,任仲伦受邀担任评委会主席,中国电影《三大队》与俄罗斯电影《空战》获得最佳影片。这让他更加感受到“无论在任何一个平台上,中国电影亮相总是带有它自己的光彩”。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的崛起、电影产业向更多国家的蔓延性发展,世界电影格局变了,美国电影的单极优势正在消解。中国在这样的格局中,成为中流砥柱。
2025年,“四川造”电影《哪吒2》创下超过154亿的票房奇迹,在世界电影票房榜中位列第五,给不少中国电影人及电影行业以信心和启发。《哪吒2》的意义不仅在于高票房,更在于它集聚了整体创造力:将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创造、先进技术的整体运用、特效团队的全部本土化,这才是中国电影真正的竞争力。
像《哪吒2》一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源泉的影视作品,基本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近些年《长安三万里》《雄狮少年》《满江红》《封神三部曲》《长安的荔枝》等影片脱颖而出,追溯以往还有《卧虎藏龙》《英雄》《赤壁》等影片成为经典,皆是如此。任仲伦点评,《长安三万里》用诗人命运叩问当代精神困惑;《封神三部曲》用现代特技将古老神话演绎呈现;《哪吒之魔童闹海》改编自“哪吒闹海”的传统故事,捕捉当代情绪,赢得共鸣。这也证明,“积淀千年的优秀文化基因,恰能是最先锋的创作源流。”

电影《风声》海报 图据片方
珍惜时光依然活跃影坛
尽量创造有价值的作品
每每谈到电影,任仲伦都像打开了话匣子,分享自己对行业的观察。近年来,电影行业人才辈出,有许多青年导演首执导筒就能斩获票房或者奖项。对于青年导演,任仲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电影是非常昂贵的表达,拍电影的成本很高,青年创作者的个人表达必须实现与大众的共鸣,否则不如写日记或者情书。”他以莎士比亚为例进行解释,“经典作家都能抓住人性的共通点,比如哈姆雷特的‘犹豫不决’、奥赛罗的‘嫉妒’,这些人性的特点才能引发广泛共鸣,而不是一味地拼故事、抄桥段。”
而谈到关于人生的选择,读书时就是学霸的任仲伦,也向后辈分享自己的看法。能以爱好为工作,对不少人来说,是开心和充满干劲的事情。但时间长了,有的人会对此感到倦怠,喜欢的事情也便不再喜欢。如何能保持长久的热爱与激情,任仲伦笑言,因为自己的价值在工作中得到了体现。这些年,看着一件件事情从想法变成现实,一部部作品从立项、上映到接受市场考验,他从中得到了快乐。面对工作中那些棘手的问题,他没有畏难情绪,喜欢“把难点变成亮点”,也迎来事业的高光。
对于现在年轻人“躺平”的说法,任仲伦表示理解但不赞同:“每个人的幸福感不同,若躺平能获得幸福也很好,但更建议有目标与方向,在走向目标的途中可适当停歇,却不能原地打转。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找到能让自己持续获得价值感的事。”如果你现在有些迷茫,他也建议:“要找准你人生的锚点,朝着想要的路去走,过程可能会慢,但总会离想要的越来越近。”
如今,任仲伦仍活跃在电影领域,做监制、当评委、写文章、上课,“想把对电影的心得总结分享,也想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既能反映中国电影近40年来的变化,也能展现一个学者在行业中的思考与得失。”对于时间,他很珍惜,他说:“人一生匆匆,有效创作期不过30年,要尽量欣赏美好、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超越生命长度,留给后人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