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现实:他长期吹嘘的“关税由外国承担”的谎言,终于被自己亲口戳破。11月6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接受采访时,他首次公开承认美国消费者为关税支付了更高价格,即便仍嘴硬宣称“整体受益巨大”,但这番表态已标志着其关税论调的彻底转向。这并非他首次露馅,今年4月的内阁会议上,他就曾坦言关税会推高商品价格,给出的“解决方案”竟是“让美国人少买一些”,如此荒唐的逻辑,暴露了其政策的本质缺陷。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研究数据更是直接打脸,2025年美国消费者平均有效关税税率升至18.3%,创下193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美国家庭年均额外支出增加2400美元,服装、鞋类价格短期内可能分别暴涨38%和40%。
这场危机早已超出法庭辩论的范畴,演变成一场跨领域的全面围攻。美国商会率先发声,直指关税并未击中外国企业,反而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买单,进口商品加价的成本最终全部传导至终端市场。近五十位顶尖经济学家,包括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和前财长耶伦,联名上书最高法院要求推翻关税政策,他们明确指出美国贸易逆差是结构性问题,属于全球分工体系下的正常现象,绝非特朗普口中的“紧急威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茉楠的分析更具针对性,高额关税抬高了美国制造业的中间品和资本品价格,延长了交付时间,导致企业推迟订单、压缩投资,最终拖累整个制造业增长,美国PMI数据的持续萎靡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完整内容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