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半年基金经理进行大范围调整后,中金基金的人事调整仍在延续。
近日,中金基金再度公告,中金消费升级将由高大亮单独管理,此前合管的基金经理闫鑫离任,原因是业务调整;当日另一份公告中提及,闫鑫后续将与王家列共同管理中金景气驱动混合,后者2024年12月27日刚刚升任基金经理,至今不足200天。
截至2025年7月6日,中金基金年内发布10余次公告,中金景气驱动混合、中金恒远一年持有期、中金恒新90天持有期债券等先后变更基金经理,涉及调整的产品数占其全部产品比达到20%。
多只产品更换基金经理
从单独管理基金到与新人共管,中金消费升级四年间业绩持续表现不佳。
天天基金数据显示,自2020年9月7日担任中金消费升级A基金经理以来,至2025年7月4日卸任,近5年时间闫鑫留下的业绩是任期内亏损35.78%。
按年度细分来看,尽管各个报告期闫鑫均维持超过2倍的换手率,但因重仓行业主要集中在白酒股,2021-2024年四个完整年度均未实现正收益,分别亏损14.51%、22.77%、13.23%、4.22%。尽管在2025年该基金大幅减少白酒股持仓,但其业绩表现依然不佳,年内业绩增长仅有1%,相较同类基金约9%的净值增长率,差距明显。
沪上某公募基金品牌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随着公募基金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叠加行业竞争加剧,在此背景下机构想要实现规模增长,产品业绩已成为重要考量因素。从基金经理角度来看,其投资风格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其研究员时代的背景影响,在过去几年市场偏好下,若不能及时根据市场调整风格,长期业绩不佳也会导致公司更换基金经理,更严重的甚至会直接清盘产品。
实际上,2025年以来,中金基金对旗下多只业绩表现平平的基金进行了基金经理变更。Wind数据统计,中金基金当前共拥有60只基金产品(不同类别合并计算),合计规模2078.54亿元。根据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截至2025年7月6日,中金基金共发布14次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涉及12只产品。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当前市场基金经理频繁变更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当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数量过多或管理规模过大时,可能影响投资决策和业绩表现,在此背景下需要增聘基金经理分担管理,另一方面,当现任基金经理业绩不佳,或计划离职时,基金公司出于培养新人、战略调整等原因,同样会对基金经理进行调整。
丁杨接管19亿规模专户
闫鑫7月初接手的中金景气驱动混合,年内刚刚经历多轮基金经理变更。2025年3月,中金景气驱动混合增聘王家列为基金经理,与丁杨共同管理;6月15日,丁杨宣告卸任该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丁杨管理该产品的初始几年,中金景气驱动混合规模仅在千万元级别。基金年报显示,2024年末中金景气驱动混合只有不到80名持有人,且其中机构占比约为80%。
2025年一季度,该基金份额突然快速增长,当期A类、C类份额分别获得1.43亿份、0.49亿份认购、规模也增长至2.21亿元。
丁杨在早前采访中曾表示,尽管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催生了贝塔行情,但押注单一赛道获取短期高收益的基金,其业绩往往伴随着剧烈的波动性,真正能够穿越周期且为投资者创造持续回报的,依然是那些具备核心技术壁垒、产品竞争力以及卓越管理能力的龙头企业。
投资风格上,丁杨持仓极为分散不倾向于重仓单一股票,多个报告期其第一大重仓股份额仅占基金规模的3%。任期业绩方面,以早前管理的中金景气驱动混合为例,丁杨凭借在每个报告期至少4倍的调仓频率和极度的分散持仓,在2024年单年度实现接近14%的净值增长,同类排名前15%。2025年一季度,丁杨又将重仓方向灵活调整至银行、电力、能源等方向。
尽管过去一年时间业绩表现尚可且规模增长明显,但在今年6月,丁杨宣告卸任中金景气驱动混合。彼时有人猜测,此举或意味着丁杨即将离开中金基金。但在6月末的一份公告中,中金基金打破这一市场传言。
6月30日,中金基金公告成立一款名为中金新锐股票的新产品,基金经理正是丁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同一天,中金基金终止中金新锐股票、中金精选股票两只基金,两只基金早前基金经理均为朱剑胜,规模合计达到22.10亿元。
朱剑胜管理的中金新锐股票、中金精选股票两款产品均为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其主要是金融机构针对高端客户开发的理财服务创新产品,投资于产品约定的权益类或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的资产。
丁杨新管的中金新锐股票这只基金,正由上述同名专户产品转变而来。产品公告中明确,在管理人和托管人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管理人有权在对本合同无实质性修改的前提下,将集合计划变更注册为其独资或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人的公募基金。
从规模来看,中金新锐股票6月末转为公募时规模合计达到19.34亿元。作为中金基金看重的基金经理,短短一个月时间,丁杨的资管体量从1亿元规模增长至超过20亿元。
除了上述产品,7月2日,丁杨又参与管理中金恒新90天持有债券这只6.20亿元规模的产品,该基金目前由高懋、董珊珊、丁杨、杨力元四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
关于未来是否会进一步进行人员调整等问题,时代周报记者联系了中金基金,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