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军最近公开承认,美军之所以还能继续推进代号为 F47 的六代战机研发项目,完全是因为特朗普在背后大力推动。他一直施压、不断加码,就是为了让这个项目全速前进,争取在他卸任前,亲眼看到六代机完成首次试飞。对美方来说,这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像是要给特朗普交一份答卷。
他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项目再次被搁置。初步目标也已经订下:六代机的首飞时间必须争取在 2028 年之前完成。美国空军内部甚至有人半开玩笑地说,无论如何都要让特朗普见证这一刻,否则对他来说可能会成为一生的遗憾。
随着消息传出,网络上议论纷纷。很多人调侃美国研发团队压力山大,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赶工,只为了让特朗普看一眼试飞画面,任务重到让工程师几乎喘不过气。
2025 年 3 月,特朗普政府确实下了大力气,将 F47 六代战机项目重新启动,甚至亲自拍板选定波音公司来承担这项艰巨任务。然而这一消息传到国际社会,却被普遍认为美国已经“疯了”,因为外界觉得这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目标。
甚至连不少美国网友都忍不住讽刺,说别说特朗普能不能在任期里看到首飞,就算他晚年还能等到那一天,都算波音技术开挂了。毕竟近年来美国的飞行器研发能力一路下滑,早已不复当年的巅峰,如今更像是在靠过去的老本勉强维持体面。
更何况,美国竟然把六代机项目交给最近几年丑闻不断的波音公司。波音频繁出现安全事故、制造粗糙、甚至一度濒临破产,还被戏称为“分红公司”。美国政府却让这样一家麻烦不断的企业,去完成三年内造出六代战机的任务,外界很难不怀疑这是不是美国式的冷幽默。
其实美国研发六代战机并不是最近才开始,早在 2007 年就立过项目,只不过当时叫“下一代空中优势作战计划”(NGAD),并非现在的 F47。美国空军一直对六代机抱有极高期待,觉得既然 F22 猛禽是世界第一款五代机,那按美国的实力,一定能继续领先,在六代机上也拔得头筹。
但现实狠狠给了他们一棒。技术瓶颈不断出现,研发计划一度陷入停摆。其实研发遇到困难并不奇怪,有些问题砸钱就能解决,但有些瓶颈无论投入多少经费都没有用。比如当年火星探测车翻车、着陆失败,这类事就是花钱也解决不了的。

回到六代机项目,从立项到现在已经过去整整 18 年,美国空军却连真正的六代机影子都没看到。期间虽然不断想办法推进项目,不希望前功尽弃,但实际成果十分有限。
美国甚至在五年前试飞过一架实验机,被称为“六代机概念机”。可外界根本无法确认这东西到底算不算六代机。最后五角大楼自己都承认:造价太离谱,只能叫停。
若不是美国真的遇到重大技术难题,也不会主动去找日本、意大利合作所谓的“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机”计划。这种拉伙伴的行为,就像看到别人树上有大枣,自己也想碰碰运气,哪怕树上可能根本没有,也要伸手摇一摇,希望能捡几个掉下来的。
那么六代机和五代机到底差别在哪?为什么美国屡屡受阻?

答案是:这不是简单的升级,而是跨时代的飞跃。研发体系、核心技术、成本构成,全都与五代机截然不同,各种困难堆在一起,连美国军工体系都觉得压力巨大。
虽说美国造出了优秀的 F22 和 F35,但六代机涉及的关键技术依旧难以突破。预算也一路飙升,从原本预计的 3 亿美元一架,涨到现在高达 7 亿。更尴尬的是,六代机必须依靠先进的风洞来做实验,但美国现有风洞设备普遍老旧,精度不足,导致研发效率受限。
材料方面也出现阻碍。六代机需要大量稀土,美国自己提纯技术不过关,又要依赖进口,但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管控,让美国面临更多难题。再加上航空工业人才短缺,美国在这个领域的劣势越来越明显。

更糟的是,美国不断修改六代机的设计目标,导致方案反复推翻。所需材料、零件、发动机型号、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这些全都在一改再改,每一次变更都需要大量时间和经费。以这种混乱状态来看,要在三年内完成六代机的研制、定型和首飞,几乎是天方夜谭。
即便美国最后决定孤注一掷,大量砸钱,恐怕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还有多项军备项目在等着拨款,例如哨兵导弹、B21 升级版等等,它们都在挤压美国的预算,让六代机推进难上加难。看到中国六代机成功试飞,美国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至于特朗普政府最终能不能把 F47 推动到首飞那一步,只能继续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