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Saylor旗下Strategy正面临被MSCI美国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等主流基准指数剔除的风险。
本周摩根大通的分析师Nikolaos Panigirtzoglou在一份报告中警告称,Strategy公司可能会失去其在MSCI美国和纳斯达克100等基准指数中的位置。研报指出:
尽管主动型管理人没有义务跟随指数变动,但被主要指数除名无疑会被市场参与者视为负面信号。
根据该报告,如果MSCI决定将其剔除,仅此一项就可能导致高达28亿美元的资金流出,若其他指数提供商跟进,资金外流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目前,与该公司相关的被动基金敞口已接近90亿美元。
此前10月10日MSCI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一些市场参与者指出,数字资产财库类公司可能更类似于投资基金,而后者通常不符合指数的纳入资格。
因此,MSCI提议将数字资产持有量占总资产50%或以上的公司从其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中排除。关于指数纳入的最终决定预计将于1月15日前做出。
对于一家通过将加密货币敞口包装成股票代码而崛起的公司而言,被指数剔除的打击远不止流动性。此举将实质性地削弱其一度赖以吸引主流投资组合的机构信誉,并标志着其增长飞轮的逆转。
周四Strategy股价下挫超5%,而自去年11月创下纪录高位以来已暴跌超60%,其市值较持币价值的溢价几乎消失殆尽。比特币周四也较日高暴跌超7%,跌至7个月来最低水平。

商业模式遭遇考验
Strategy的崛起建立在一个飞轮效应之上:出售股票、购买比特币、享受涨势、重复操作。
在巅峰时期,该公司市值远超其持有资产价值。但如今,这一溢价已基本消失,公司估值仅略高于其加密货币储备,表明投资者信心正在迅速消退。
尽管如此,自Saylor在2020年8月宣布首次购买比特币以来,该股仍累计上涨超1300%,跑赢所有主要股指。
就在几个月前的9月,加密货币乐观人士还押注Strategy可能很快被纳入标普500指数,其市值、盈利能力和交易流动性当时均被视为符合资格门槛。
该公司目前仍持有近65万枚比特币,并继续发行优先股以增加持仓,但市场不再仅凭叙事给予回报。
,该公司的企业价值与比特币持有量之比(mNAV)一度崩至约0.95倍,这是该公司历史上首次出现市值低于比特币持仓的情况。
融资压力凸显脆弱性
抛售潮已波及Strategy较新的融资工具。
公司永续优先股价格大幅下跌,今年3月发行的票面利率10.5%的优先股收益率已攀升至11.5%。本月早些时候推出的一项罕见的欧元计价优先股发行,在不到两周时间内便跌破了本已折价的发行价。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全球可转债策略主管Michael Youngworth表示:
溢价在最近几周内崩塌了。这让融资变得有些挑战。
这些融资压力凸显出Strategy的商业模式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信心,以及这种信心能以多快的速度瓦解。
Strategy帮助定义了"数字资产储备"模式,但这一商业模式如今正显露其局限性。同类公司正在出售代币以维持流动性,或增加更多债务以推迟清算时刻。曾被视为机构采纳的现象,如今看来更像是机械性的脆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