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政府决定正式关闭运营了近64年的美国国际开发署。这一曾经影响全球的机构,如今被特朗普政府贴上了 “烧纳税人钱的无效组织” 的标签。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发表的声明中说,除了用美国纳税人的钱打造一个遍布全球的非政府组织产业综合体之外,美国国际开发署自冷战结束以来几乎没有什么成果:发展目标很少实现,不稳定局势时常加剧,反美情绪也日益高涨。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8日,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总部大楼外部在标牌被撤除后留下了孔洞。(图源:视觉中国)
作为美国对外战略的重要工具,国际开发署的运作模式始终与美国的全球霸权深度绑定。长期以来,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始终坚持软硬实力两手抓、两手都硬:硬的一面,动辄使用军事力量打击别国;软的一面,通过援助、扶持非政府组织有针对性地影响别国精英和民众的思想,制造 “颜色革命”,或者通过巧妙的制度性约束,利用金融或贸易规则等控制别国。
但现在的特朗普是个例外,他不太注重软实力,觉得那是瞎耽误功夫、浪费钱,有精力不如多搞些讹诈来弄点钱,所以他就把美国国际开发署、美国之音这样的机构给关了。再加上特朗普对盟友和邻国态度强硬,得罪了很多国家,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美国的软实力下降,外部世界对美国的信任度也随之降低。
(图源:路透社)
随着美国领导力的相对下降,有人建议中国应该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领导全球。笔者反对这种建议。当领导是要付出代价的,要为国际社会提供真金白银。中国的国力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国内的事情搞不好,在国际上再怎么想领导别人都底气不足。扎扎实实提高生产力水平,努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进社会治理水平,这才是我们工作真正的着力点。至于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影响,笔者的主张是顺势而为、水到渠成,不要拔苗助长。不要因为美国的软实力下降,中国就急于填补空白。笔者赞成某位学者的观点:中国不应该把当领导作为目标,等实在推卸不掉了,再承担这份责任。
新中国从成立到现在,一直在尽力承担国际责任,从未回避,但我们强调量力而行。我们没有必要为了面子在国际上做盲目投入。个别时期,我们比较理想主义,曾超出国力的承受能力为别国提供资源,但这种情况很少见。多数时候,中国都保持理智,承担国际责任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总的来看,中国在这方面做得不错。
(图源:互联网)
国际上有很多穷国家希望中国能挑头为它们说话、提供公共产品。事实上,中国已经在很多场合,尽力站在国际公平正义的角度为它们发声,并力所能及地提供了帮助。如果要求我们做超出国力的事,那就不合适了。中国有自己的原则和利益,我们会从自身角度决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