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标普全球报告封面
图片说明:
6月,山东烟台港西港区码头,卸船机从货轮上卸载从非洲进口的铝土矿石。 (视觉中国)
本报记者 丁雅栀 本报特约记者 任 重
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促使中国企业正将业务重心转向全球南方国家。日前,标普全球发布了一份最新报告——《在关税时代,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南方》。报告分析了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近年来的贸易增长情况以及关税压力下,中企在投资这些国家时会面临的挑战等。该机构分析师表示,伴随着中国企业继续向全球南方国家拓展,其结果可能是形成“新的全球商业秩序”,其中南南贸易将成为新的重心,而中国跨国公司会成为新的关键参与者。
过去十年,出口增长一倍
标普全球报告显示,过去十年间,中国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相比之下,同期中国对美国和西欧的出口分别增长28%和58%。这一增长趋势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尤为显著。在此期间,中国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出口增长了65%。
中国目前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出口额(约1.6万亿美元)比对美国和西欧的总和(约1万亿美元)高出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仅对三个区域——南亚与东南亚、拉丁美洲和中东的出口额就差不多超过对美、欧出口总和。
与此同时,自2015年以来,中国从全球南方国家进口的商品也增长了1倍多,达到1万亿美元。这是其从美国进口额(约1640亿美元)的6倍,是从西欧进口额(2600亿美元)的近4倍。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21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不断拓展与更多贸易伙伴互利合作的空间。前7个月中国对新兴及其他市场进出口增长5%,占比65.5%,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非洲进出口分别增长了9.4%和17.2%,均明显高于整体。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5%,占比提升至51.7%。
在产品贸易往来方面,不同地区各有侧重。比如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进出口规模近年来持续扩大。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纺织服装等领域加强合作,带动中间品进出口快速增长。中非贸易额也持续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中非合作已拓展至高新科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
美国加征关税是“催化剂”
“美国关税下的高度不确定性将继续促使中国公司走向全球南方。”标准普尔分析师说,“加征关税可能不是直接原因,但它们构成了常见的催化剂。”
报告同时指出,日益活跃的贸易往来也促进了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商业合作。中国与这些伙伴国的双边关系基本保持稳定,为中国企业能够持续获得市场准入提供了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企业并非只是将商品通过该地区转口,而是越来越多地在当地进行生产。这需要对当地进行实质性的投资,既包括制造业产能,也包括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以及工人培训。这些投资往往能得到旨在促进当地制造业发展的政府项目的支持。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国对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四大贸易伙伴的投资流入在迅速增长,近年来年均达88亿美元。从行业分布来看,不同国家呈现出差异化特点。例如在泰国,中国企业正越来越多地投向汽车制造业,这得益于该国较为成熟的汽车供应链基础设施以及针对电动汽车的扶持政策。在马来西亚,近80%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入了电子、交通设备制造等领域。在越南的21个经济领域中,中国投资已进入18个领域,其中加工制造业占比超过60%。
报告以印尼为例介绍了中国企业如何使其投资和运营同当地发展目标相结合。十多年来,印尼政府持续致力于提升主要矿物的本地加工能力,并在近年来进一步聚焦电动汽车制造产业。在此背景下,不少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建设镍冶炼厂。此外,包括浙江华友钴业、宁德时代在内的公司均在该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中进行了重要布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梁怀新2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出现了贸易与投资的双快速增长态势,成为牵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不仅体现在双向贸易与投资的量上,更体现在贸易与投资领域不断向产业上游和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专家:需针对全球南方国家消费者进行全产业链研发
标普全球的报告认为,中国对全球南方国家的直接投资可能会持续增长,这种多元化战略或许是应对“关税时代”高度不确定性的方法之一。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既面临机遇,也同时面临不少挑战。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企业海外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不熟悉的商业伙伴、不完善的法律与基础设施,以及东道国对低价倾销的担忧。中企若没做好投资准备或者处理不当,可能会触发监管审查,导致一些处罚措施。
贸易结构问题进一步增加了复杂性。许多全球南方国家主要向中国出口大宗商品,但从中国进口制成品。此类贸易关系具有结构性特征,难以快速调整。尽管推动双边关系多样化可能带来改善,但成效仍需较长时间方能显现。
尽管存在挑战,但标普分析师表示:“在关税时代,这些投资可能会继续,不仅是为了避免新的关税或确保资源,也是为了开发终端市场和减少对美国销售的依赖。”
梁怀新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企业也需要考虑美国可能采取的进一步打压措施,与此同时要挖掘全球南方国家市场的内部潜力,针对全球南方国家消费者进行全产业链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