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基金”“国有企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基金”“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三大百亿级基金集群在产业投资生态建设大会上集中发布。此举旨在发挥国有资本“引擎”作用,赋能浙江打造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集群,推动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向更高层级跃升。
三大基金集群由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作为浙江唯一的省级国资运营平台,目前首批规模约150亿元的基金已进入协议签署和注册收官阶段。
三大基金群各有侧重。“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基金”聚焦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投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材料、医工医药等领域的早中期硬科技项目,以直投为主。“国有企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基金”旨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重点围绕国有企业主责主业,推动其加快转型升级、化解过剩产能、培育新动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着力稳定和做强浙江资本市场,通过参与IPO战略配售、支持并购重组等方式,巩固省内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优势。
大会现场,24个拟投项目完成签约,重点覆盖集成电路、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浙江省国资公司旗下专业平台还与工银资产、信达资本等大型金融央企平台及杭州、宁波、丽水、台州、金华、湖州等地方国资平台签署合作协议。据初步测算,首批签约项目预计将带动社会资本投入逾200亿元。
获得“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基金”1亿元投资的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少文表示:“这笔投资期限长达15年,投后还提供了丰富的供应链资源支持。这样耐心、高效的资本在市场上非常难得。”该公司专注于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的本体研发和大脑算法。
“以种类丰富、业态完备的基金集群为抓手,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是浙江国有资本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浙江省国资公司董事长姜扬剑表示,三大基金群将共同构建覆盖企业“初创—成长—成熟—整合”全生命周期的资本支持链。值得关注的是,三大基金集群均采用市场化机制保障高效运行。基金来源以市场化方式募资独立发起,在投资管理考核、容错机制、投后管理等环节也全面推行市场化创新模式。
朱承、胡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