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1日美国对半成品铜及铜密集型衍生产品加征50%关税以来,全球铜铝市场波动加剧。铜原料关税豁免政策与废铜内销限制形成反差,直接影响美国本土加工产业链;而铝市在供需弱平衡下,受政策扰动与库存压力影响,延续震荡格局。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与短期博弈的双重考验。
铜关税冲击下的产业链调整
美国对铜半成品加征关税的政策,直接冲击其本土铜加工企业。由于铜矿石、精矿及废料等原料未被纳入征税范围,美国企业进口原料加工后再出口的成本显著上升,迫使部分企业考虑将产能转移至海外或回流本土。但政策限制美国高质量废铜内销比例(2027年起25%,逐年递增至2029年的40%),进一步压缩了加工企业的原料获取灵活性。这一矛盾导致美国铜库存高企,短期或面临库存外流压力。
中国作为全球铜加工与消费中心,上半年“抢装”新能源项目透支部分需求,叠加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铜价下行的担忧。不过,洛阳钼业等龙头企业通过降本增效与资源整合,展现出抗压能力。洛阳钼业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增60.07%,铜产量同比增长12.68%,其在刚果(金)的铜钴矿区产能持续释放,年产铜能力已超65万吨。公司预计,美国关税落地后,铜制品流向美国的局面将结束,市场将回归供需主导的稳定格局。
长期来看,铜矿资源紧张格局未改。智利国家铜业因前期事件下调产量指引,叠加全球对铜矿资源的争夺加剧,铜价仍受矿端支撑。但短期需关注美联储降息预期与美元走势对市场情绪的扰动。若美国经济“软着陆”与政策托底效应显现,铜价或维持易涨难跌态势。
铝市弱平衡与政策扰动
相较于铜市的剧烈波动,铝市呈现供需弱平衡特征。美国未对精炼铝加征关税,但本土铝加工企业受成本压力影响,部分产品价格上调。国内铝锭库存累增不流畅,主因铸锭量提升与部分终端提前备货。光大期货指出,沪铝价格在20700元/吨附近震荡,短期需求预期偏弱,但中期受低库存与政策预期支撑,下方空间有限。
氧化铝市场则延续过剩格局。尽管铝土矿供应扰动频发(如山西矿权事件),但进口矿补充缓和了紧张情绪。兴业期货分析称,氧化铝产能过剩未改,现货价格持平,但低估值限制深跌空间。洛阳钼业巴西铌磷矿运营稳健,上半年铌产量同比增2.94%,磷肥产量达58.26万吨,为铝加工产业链提供了稳定支撑。
政策层面,特朗普政府施压美联储降息,市场对9月降息预期概率维持在80%以上。若降息落地,美元走弱或为铝价提供短期上行动力。但铝市核心矛盾仍在于“金九银十”传统旺季需求能否兑现,以及海外库存变化。当前多空双方均无明显增仓迹象,铝价或延续时间换空间的震荡节奏。
综上,铜铝市场在关税与政策扰动下面临分化。铜产业链加速调整,资源型企业韧性凸显;铝市则需等待需求端实质性改善信号。行业需密切关注宏观政策转向与供需边际变化,以应对新一轮周期挑战。
上一篇:沪指时隔10年重上3800点,高盛: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
下一篇:没有了